期刊文献+

浅析胡适之西化与传统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胡适是"五四"前后重要的近代人物,他是一个激进的西化人士,开一代学术风气。在西化派的眼里,他是一位不彻底的西化分子,尽管西化这个概念由他首创;在他自己看来,在思想方面西化,却在道德层面传统;连他的学生都认为他"三分洋货,七分传统"。那么,在西化与传统的天平中,胡适何以平衡二者之关系,何以对二者做出理性的阐释,向时人作出解答,为后人树立楷模。
出处 《学习月刊》 2011年第8期32-33,共2页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1

  • 1胡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A]..《传统与价值反思》[C].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02页.
  • 2胡适.《领袖人才的来源》[J].独立评论,1932:4-4.
  • 3胡适.《信心与反省》[J].独立评论,1934,103.
  • 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 5胡适.《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A]..《中国现代思想 史资料简编》(第三卷)[C].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 6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哲学资料选》(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345页.
  • 7胡适.《东西文化之比较》,《胡适文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437页.
  • 8梁漱溟:《中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1页.
  • 9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9页.第2、6、140页.
  • 10陈独秀:《答佩剑青年》,《独秀文存》,第660页.第678-679页.

共引文献8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