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看大家风范 学翻译技巧——以杨译《孔乙己》为例探析零前指的翻译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零前指或零照应在中文语篇中较为普遍,其使用频率也远高于英语,几乎成为汉译英绕不过的一道坎。正确处理零前指现象,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是译者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以杨译《孔乙己》为例,对零前指现象及翻译策略进行分类归纳,进而发掘此类翻译的一般规律。
作者
张清
张美伦
机构地区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常州工学院翻译研究所
出处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66-67,共2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零前指
杨宪益
《孔乙己》
翻译
分类号
H15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张宁.
英汉零形回指的表现特征与翻译[J]
.外国语文,2009,25(6):57-59.
被引量:5
2
邝萍.
汉英零形回指对比[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43-145.
被引量:5
3
薛小英.
《英汉前指现象对比》述评[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190-190.
被引量:1
4
张梅.
汉译英中零前指处理初探[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5):114-115.
被引量:3
5
陈宏薇.
从小说美学的角度看《孔乙己》英译文的艺术成就[J]
.外国语,2000,23(2):62-68.
被引量:21
6
(美)霍 尔(Hall,E.E.)著,居延安等.超越文化[M]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
7
Yang Xianyi,Gladys Yang.Kong Yiji. Lu Xun’’s Select-ed Works . 1980
8
Hartrnann P. R. K,Stork, F.C.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197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董秀芳.
古汉语中介宾位置上的零形回指及其演变[J]
.当代语言学,1998(4):33-42.
被引量:24
2
左岩.
汉英部分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3):37-42.
被引量:117
3
许余龙.
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验证[J]
.外国语,2003,26(2):17-24.
被引量:37
4
秦洪武.
第三人称代词在深层回指中的应用分析[J]
.当代语言学,2001,3(1):55-64.
被引量:34
5
许余龙.
英汉指称词语表达的可及性[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5):321-328.
被引量:173
6
赵宏,邵志洪.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功能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3):174-179.
被引量:65
7
陆振慧.
英汉语篇中指同表达的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5):24-31.
被引量:29
8
Ariel, M. 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 [ M ]. London : Routledge, 1990.
9
Helliday, M. A. K. &. Hasan. Cohesion in Enghish [ M ].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76.
10
陈平.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J].中国语文,1987,(5):363-378.
共引文献
29
1
宋燕,付瑛群.
从翻译美学角度赏析《甜美的九月》中译本[J]
.山东青年,2019(5):205-206.
2
王乐娜.
基于语料库辅助的鲁迅小说《孔乙己》两英译本的译者风格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1):46-47.
被引量:4
3
彭建武.
语言转述现象的认知语用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5):359-366.
被引量:40
4
司显柱.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兼评《孔乙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5):60-65.
被引量:57
5
李巧莲.
浅谈文学作品翻译中人物个性化语言的处理[J]
.惠州学院学报,2005,25(5):67-71.
6
王享.
汉英零形前指对比与翻译[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5(4):131-133.
被引量:1
7
武光军.
复调小说的对话主义及其翻译——以鲁迅短篇小说《孔已己》为例[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5(6):33-38.
8
刘宁子.
英汉深层回指的浅析与释义[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128-130.
9
侯松山,王全利.
鲁迅小说《孔乙己》英译本比较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137-139.
被引量:2
10
马杰森.
国内鲁迅小说英译研究综述[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1):1-3.
被引量:8
1
张梅.
汉译英中零前指处理初探[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5):114-115.
被引量:3
2
马志慧.
汉英前指对比及翻译初探[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0(2):97-98.
3
钱晗颖,王蕾.
英汉前指现象对比[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56-158.
被引量:1
4
修月祯.
指代研究在口译教学中的运用[J]
.外语教学,2003,24(4):62-64.
5
赵歆颖.
英汉语篇中人称照应对比分析[J]
.大家,2010(16):148-148.
6
李丽.
汉语中常见的指同手段——零照应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处理[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56-59.
7
任文香.
前言和后记中的“大家风范”[J]
.图书馆杂志,2008,27(5):92-94.
8
尹邦彦.
英语零照应的类型与主要特征[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2):18-21.
被引量:17
9
朱迎春,陶岳炼.
汉英零形回指探析[J]
.台州学院学报,2004,26(1):51-54.
被引量:3
10
屈承熹,赵世开.
现代汉语中语法、语义和语用的相互作用[J]
.当代语言学,1991(2):21-30.
被引量:4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