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海南部地区碉式建筑探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碉式建筑是藏族民居中颇具特色的建筑样式,其顺应自然、造形庄重、结构考究、技艺精美,集中体现了民族意识、宗教信仰、自然条件、历史变迁和生态特性。
作者
邵楠
机构地区
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254,共3页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关键词
民居
碉式建筑
藏族
青海
探究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赵燕宁,时兴合,秦宁生,汪青春,冯蜀青,扎西才让,王希娟.
青海南部地区40多年来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J]
.中国沙漠,2005,25(4):529-534.
被引量:79
2
旦秀英.
青海玉树藏式建筑艺术的魅力[J]
.西藏艺术研究,2004(4):50-5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马晓波,胡泽勇.
青藏高原40年来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的分析[J]
.中国沙漠,2005,25(1):137-139.
被引量:104
2
杨建平,丁永建,陈仁升.
长江黄河源区水文和气象序列周期变化分析[J]
.中国沙漠,2005,25(3):351-355.
被引量:59
3
丁一汇.IPCC第二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的主要科学成果和问题[A]..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4
秦大河.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中国西部环境特征及其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4-67.
5
施雅风.中国冰川与环境-现在、过去和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61-189.
6
徐瑞珍,周陆生.
由斑玛云杉年表重建青海高原东南部夏季降水序列[J]
.气象,2000,26(1):3-8.
被引量:3
7
姚檀栋,刘晓东,王宁练.
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问题[J]
.科学通报,2000,45(1):98-106.
被引量:183
8
张龙生,马立鹏.
黄河上游玛曲县土地沙漠化研究[J]
.中国沙漠,2001,21(1):84-87.
被引量:107
9
王根绪,程国栋.
江河源区的草地资源特征与草地生态变化[J]
.中国沙漠,2001,21(2):101-107.
被引量:136
10
钱正安,宋敏红,李万元.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沙漠,2002,22(2):106-111.
被引量:419
共引文献
79
1
郭连云,张旭萍,乜国妍,汪青春.
气候变化对共和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J]
.青海气象,2008(S1):124-130.
2
傅玮东,姚艳丽,毛炜峄.
棉花生长期的气候变化对棉花生产的影响——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为例[J]
.干旱区研究,2009,26(1):142-148.
被引量:26
3
QIAN Shuan1,FU Yang2 & PAN FeiFei3 1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Beijing 100081,China,2 Qinghai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Xining 810001,China,3 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Denton,TX 76203,USA.
Climate change tendency and grassland vegetation response during the growth season in Three-River Source Region[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0,53(10):1506-1512.
被引量:30
4
李生辰,徐亮,郭英香,钱维宏,张国庆,李川.
近34a青藏高原年气温变化[J]
.中国沙漠,2006,26(1):27-34.
被引量:59
5
汪青春,秦宁生,张占峰,唐红玉,陈芳,祁如英.
青海高原近40a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中国沙漠,2007,27(1):153-158.
被引量:51
6
苏占胜,陈晓光,黄峰,尚永生.
宁夏山区小麦产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2):218-225.
被引量:21
7
苏占胜,陈晓光,黄峰,杨淑萍.
宁夏农牧交错区(盐池)草地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中国沙漠,2007,27(3):430-435.
被引量:29
8
傅玮东,姚艳丽,李迎春.
新疆吉木萨尔县45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2007,33(6):96-101.
被引量:28
9
王鹏祥,杨金虎.
中国西北近45a来极端高温事件及其对区域性增暖的响应[J]
.中国沙漠,2007,27(4):649-655.
被引量:100
10
时兴合,秦宁生,汪青春,钱有海,冯蜀青,杨贵林,刘青春.
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分析[J]
.中国沙漠,2007,27(4):690-697.
被引量:38
同被引文献
8
1
石硕、杨嘉铭、邹立波等.青藏高原碉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p24、p26、p34、p143、p235、p236、p2387p54.
2
班玛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班玛县志[M],2004.
3
木雅;曲吉建才.西藏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田华.
建造“诺亚方舟”——道孚藏族民居的抗震智慧[J]
.防灾博览,2008(4):28-35.
被引量:5
5
张超,李智伟.
贵州苗族吊脚楼民居对中国现代新农村民宅建设的启示[J]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5):71-76.
被引量:10
6
单军,吴艳.
地域性应答与民族性传承——滇西北不同地区藏族民居调研与思考[J]
.建筑学报,2010(8):6-9.
被引量:13
7
韩瑛,唐孝祥.
中国民居建筑研究的新时期、新视野、新进展——“第二十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综述[J]
.新建筑,2014(6):149-151.
被引量:2
8
唐孝祥,李越.
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J]
.中国名城,2016,0(6):82-9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张博强,郝思怡,王军.
青南班玛县藏族碉楼民居探析—以灯塔乡可培村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14(6):82-85.
2
郝思怡,张博强.
加卜着藏族碉楼营造技艺浅析[J]
.城市建筑,2014,11(4):216-216.
3
张群,李少鹏,王青,成辉.
玉树地区藏族传统民居墙体营建技艺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35(3):84-9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宋德萱,于卓玉,宋易凡,刘益.
建筑空间热景观营造与节能设计[J]
.建筑节能(中英文),2022,50(5):77-83.
被引量:5
2
俞烨钢.
元宇宙框架下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藏族民居装饰纹样的重构与创新思考[J]
.居业,2022(7):100-102.
被引量:3
3
俞烨钢.
藏族民居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方向探析——以杭州与甘孜对口帮扶文创产业基地项目为例[J]
.乡村论丛,2024(2):103-108.
被引量:1
1
民族建筑,传统雕饰[J]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7(7):79-80.
2
牛锐.
走进中国建筑[J]
.作文之友(初中版),2015(4):4-7.
3
薄云辉.
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影响因素分析[J]
.艺术科技,2014,27(6):283-283.
4
崔文河,王军.
青海南部地区传统碉房民居更新探索[J]
.南方建筑,2012(6):13-17.
被引量:2
5
秦洛峰.
坚持建筑的民族意识——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之辩[J]
.建筑与文化,2006(5):19-23.
6
袁有靖,贾君,马吉福,汪生斌,梁志祥.
大口井在青南地区城镇供水工程中的作用[J]
.地下水,2016,38(4):143-144.
被引量:2
7
史琼.
传承·整合与嬗变一城市广场观察[J]
.建筑与环境,2013,7(5):136-138.
8
张艺群.
新中式家装室内设计风格的新诠释[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2(5):85-87.
被引量:6
9
石芳芳.
一心探索腾飞路——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邵珠山[J]
.科学中国人,2014(6):67-69.
10
苏蕾蕾.
别墅装饰之新中式风格的温婉秀美[J]
.21世纪建筑材料,2011,31(11):56-58.
被引量:3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