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国难日深的情况下,基督教学校能否如中国的国立教育一样爱国,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纵观抗战期间的浙江基督教教育,无论是基督教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无论是坚持人格救国的另类基督教教育机构还是直面救亡的基督教医疗教育机构,虽蒙受巨大损失,但均能坚持抗日救亡运动,或在流亡中办学,弦歌不缀,直至停办,是谓"积极的有为";或严格律己,抵制寇伪诱降和大后方安逸生活,是谓"消极的有不为",两相结合,有力地为中国"造就领导民众人才",修正了晚清以来其被固定化为"帝国主义的走狗"这个旧时的形象,彰显出如中国国立学校一样的国民品质和国族认同。
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50,共11页
Studi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