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析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老龄化国家之一,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实现老年人社会参与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是老年人丰富晚年生活、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现实养老困境并依据相关理论,从政府、社会团体及老年人自身这三方入手去探寻可操作的老年人社会参与途径。
作者
吴仙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34-136,共3页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老龄化
社会参与
养老
途径
分类号
C913.6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7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1
林子利.
增强老年人社会参于意识的思考[J]
.发展研究,2002,19(12):61-62.
被引量:6
2
李宗华.
近30年来关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的综述[J]
.东岳论丛,2009,30(8):60-64.
被引量:90
3
段世江,张辉.
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研究[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0(3):82-84.
被引量:62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李韧.
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意义[J]
.学术探索,1999(5):89-91.
被引量:10
2
杨宗传.
中国老年人口参加老年活动研究[J]
.人口学刊,1995,17(6):21-25.
被引量:11
3
刘颂.
老年社会参与同自我和谐的相关性[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2):33-35.
被引量:11
4
小川全夫,桂世勋,陈晓娴.
关于终身参与社会意识的中日比较研究——日本山口县与中国上海市嘉定区的调查数据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5):15-19.
被引量:9
5
牟羡.
老年人与和谐社区的构建[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3(3):19-20.
被引量:1
6
缪青.
公民参与和社区和谐:理念、变迁和制度化的趋势[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3):92-96.
被引量:13
7
中国老年学学会.《21世纪老年学与老龄问题:全国21世纪老年学论坛论文选集》,2000年版第42页.
8
戴维·L·德克尔.《老年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9
Johanne Desrosiers Aging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ENCRAGE, volume 9, issue 1, spring 2007.
10
邬沧萍 王高.《论“老有所为”问题及其研究方法》[J].老龄问题研究,1991,.
共引文献
137
1
李丽,陈恩.
候鸟老年人互助组织的形成过程、建构主体和参与功能[J]
.老龄科学研究,2021(1):56-67.
被引量:2
2
彭书婷.
社会参与视角下农村老年人休闲活动研究[J]
.老龄科学研究,2019(11):15-28.
被引量:3
3
蒋钰卓,蒋媛媛,王萱,崔岩.
保姆型“老漂族”社会参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
.科教导刊,2022(3):151-155.
4
钱瑞,熊茵.
“积极老者”:银发网红的现实图景、生存与发展[J]
.北京文化创意,2021(3):71-79.
被引量:6
5
李宗华.
近30年来关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的综述[J]
.东岳论丛,2009,30(8):60-64.
被引量:90
6
刘丹.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实现老有所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理论观察,2010(2):59-60.
被引量:10
7
权品.
为老龄读者创造精神文化享受——图书馆老龄读者服务工作浅谈[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0(2):132-133.
被引量:3
8
李宗华,高功敬,李伟峰.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城市老年人社区参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济南市老年人社区参与为例[J]
.学习与实践,2010(11):101-110.
被引量:16
9
闵学勤.
中日韩青年的公民参与现状及比较研究[J]
.青年研究,2010(6):63-71.
被引量:3
10
李宗华,李伟峰,高功敬.
城市老年人社区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社会科学,2011(3):112-117.
被引量:46
同被引文献
20
1
周晓虹.
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
.青年研究,1988(11):22-26.
被引量:237
2
范斌.
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J]
.学术研究,2004(12):73-78.
被引量:274
3
包蕾萍.
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J]
.社会学研究,2005(4):120-133.
被引量:224
4
时华.
“互助会”温暖空巢老人[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08(12):26-27.
被引量:1
5
李宗华,高功敬.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实证研究[J]
.学习与实践,2009(12):114-121.
被引量:50
6
杨珂,刘典文.
老年人参与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问题探微[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83-85.
被引量:6
7
王莉莉.
中国老年人闲暇活动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西北人口,2011,32(3):35-42.
被引量:22
8
王宇琳,戴平安.
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法律保护[J]
.当代经济,2011,28(13):13-15.
被引量:5
9
李俊俊.
赋权与增能: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的根本途径[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74-77.
被引量:8
10
周湘莲,周勇.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4):101-106.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3
1
包征凯.
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现状分析[J]
.商情,2012(50):155-155.
被引量:1
2
邢波.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慰藉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7(12):37-39.
被引量:9
3
朱明红.
“积极老龄化”理念背景下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赋权”与“增能”[J]
.经济研究导刊,2018(35):164-16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张明霞,邢波.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9):192-193.
被引量:2
2
周爱萍.
福建省农村中老年人社区参与及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6):1517-1519.
被引量:2
3
杨新荣,欧富嫦.
农村空巢老人的困惑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云梦学刊,2017,38(5):105-110.
被引量:2
4
吕应芳,冯杰.
城乡一体化视阈下农村空巢老人的精准扶贫政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4):3556-3560.
被引量:9
5
卞青阳,陈琪钰,李彤阳.
中东部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差异性分析——以江苏苏州和河南许昌为例[J]
.劳动保障世界,2019,0(35):25-26.
被引量:1
6
穆玲.
农村空巢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和相关抚慰措施和方法分析[J]
.黑河学院学报,2019,10(11):82-84.
被引量:1
7
邢波.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探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20,0(12):38-39.
被引量:10
8
冉东玉,曹婉莉.
老年人精神慰藉研究:历史、现状与趋势[J]
.劳动保障世界,2020(21):77-79.
被引量:1
9
邢波.
西安农村地区文化养老现状及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22(19):55-57.
10
田昱翌.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乡村社区精神养老服务可及性保障研究[J]
.老龄科学研究,2024,12(2):47-60.
被引量:2
1
杨超.
社会工作者助推养老走向专业化[J]
.中国社会工作,2012(17):28-28.
2
邢正军,张曙.
志愿者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参与途径[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5(6):82-85.
被引量:14
3
乔志龙.
社区养老——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新选择[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252-253.
被引量:10
4
孙致忠.
关于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思考[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1):40-42.
被引量:3
5
官灵芳.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3(4):45-47.
被引量:2
6
许明,闫旻.
虚拟养老院的构建[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18):188-189.
被引量:1
7
赵菁,蒋定福,马健雄.
养老模式新探索:网络化居家养老[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4):101-102.
被引量:1
8
张苏辉.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途径和方式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34-36.
被引量:13
9
冯雪.
农民社会参与主要途径探析[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6,26(1):5-7.
被引量:1
10
田俊.
构建老龄社会新型养老模式[J]
.黑河学刊,2011(12):182-183.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