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物中的超微弱发光
被引量: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超微弱发光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现象 ,发光强度极其微弱 ,量子效率也很低 ,波长范围广。自 1 92 3年发现超微弱发光以来 ,各国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 ,对其机理进行探讨 ,目前生物超微弱发光的机理依然不很清楚。生物超微弱发光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超微弱发光研究发展起来的发光检测技术快速 ,简便 ,而且不会对组织材料造成损伤。
作者
程海鹏
薛建华
王君晖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5-17,共3页
Bulletin of Biology
关键词
超微弱发光
生物
机理
应用
分类号
Q63 [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7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227
1
程海鹏,王君晖,池浩超,朱睦元.
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超微弱发光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28(6):682-685.
被引量:14
2
于勇,詹耀,林怡,毛明,王爱华.
桂花幼苗基础生长环境与其叶片超弱发光特性关系研究[J]
.光子学报,2012,41(1):94-101.
被引量:3
3
侯仙慧,廖祥儒,李颖,张晓晴,卜文娟,贾燕,李光.
苋菜种子萌发过程的超微弱发光及其机理研究[J]
.种子,2004,23(7):24-27.
被引量:14
4
邢达,谭石慈,李德红.
超微弱生物体发光的图像观测[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37(S2):144-146.
被引量:1
5
薛洪福.
生物系统超微弱发光领域的研究现状[J]
.大学物理实验,1996,9(4):9-12.
被引量:4
6
李淑丽,郑新亮,任兆玉.
生物超微弱发光研究进展[J]
.激光杂志,2004,25(4):4-6.
被引量:15
7
张新华,杨洪强.
植物的超微弱发光[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4):605-608.
被引量:19
8
张新华,李富军,杨洪强,王相友.
苹果成熟过程中超弱发光强度与果实跃变的关系[J]
.农业机械学报,2004,35(6):215-217.
被引量:11
9
杨起简.
几种作物籽粒萌发时超弱发光与其抗逆性关系[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3,20(4):315-317.
被引量:18
10
张新华,杨洪强,李富军.
肥城佛桃果实软化过程中的超弱发光及其与乙烯释放的关系[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3,29(4):353-356.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3
1
张新华,杨洪强.
植物的超微弱发光[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4):605-608.
被引量:19
2
崔哲,廖祥儒,吴立峰,赵慧,贾永亮,张春雨.
发育过程中小麦叶片超弱发光及酶活变化[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2):189-193.
3
张菊平,张兴志,巩振辉.
超微弱发光在蔬菜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20-222.
被引量:20
4
李光,陈静伟,杨海莲,曹晓兵,杨景发,赵喜梅.
双氧水对叶片延迟发光的影响[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4):366-372.
被引量:5
5
陈胜,黄楚云,李默然.
生物超微弱发光及其应用[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22(4):82-84.
被引量:12
6
魏振林,苏亚南,焦传珍,姚翠鸾.
镧对镉胁迫下月季叶片超弱发光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13-10214.
被引量:1
7
李光,焦小雪,刘品,焦美娜.
植物叶片延迟发光的光谱特性[J]
.激光生物学报,2007,16(6):679-683.
被引量:9
8
李光,刘品,焦小雪.
生物超微弱发光的非线性分析[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2):142-146.
被引量:2
9
王乐新,赵志敏,郭林峰,朱卫华,陈旸,陈会.
血清微弱发光的实验研究与应用[J]
.中国激光,2008,35(5):797-800.
被引量:5
10
于凌春,刘贵忠,张乃琴.
X射线和荧光照射对三叶草叶片超微弱发光的影响比较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074-7076.
二级引证文献
75
1
于勇,詹耀,林怡,毛明,王爱华.
桂花幼苗基础生长环境与其叶片超弱发光特性关系研究[J]
.光子学报,2012,41(1):94-101.
被引量:3
2
张菊平,张兴志,巩振辉.
超微弱发光在蔬菜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20-222.
被引量:20
3
李富军,张新华.
微弱发光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2):260-264.
被引量:8
4
戴炜,谷芳,岳田利,郭康权.
损伤苹果微弱光特性的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7):213-216.
被引量:1
5
施小静,金水丰,腾斌,于勇.
超微弱发光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机化,2008(5):81-84.
被引量:3
6
谷芳,郭康权,杜峰涛.
草莓的延迟发光衰减特性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9,31(5):177-179.
被引量:1
7
赵占娟,李光,王秀生,唐志远.
光质对绿豆幼苗叶片超微弱发光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9,29(7):1465-1469.
被引量:28
8
张新华,李富军,申琳,生吉萍.
超弱发光技术在植物逆境生理研究中的应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9):931-935.
被引量:12
9
刘仁明,自兴发,武延春,康颐璞,向文丽,司民真.
二维纳米结构银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制备与研究[J]
.中国激光,2009,36(10):2657-2661.
被引量:15
10
张晓辉,余宁梅,刘锴.
基于LED的生物延迟发光检测系统[J]
.仪器仪表学报,2010,31(8):1878-1884.
被引量:9
1
周德银,周以飞,潘大仁.
大豆不同组织材料的DNA提取[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4(4):417-419.
被引量:11
2
袁佐清.
生物超微弱发光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092-3094.
被引量:20
3
陈胜,黄楚云,李默然.
生物超微弱发光及其应用[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22(4):82-84.
被引量:12
4
周禾.
生物超微弱发光[J]
.植物杂志,1999,26(4):34-35.
5
洪华珠,彭蓉,彭建新,杨忠.
新型抗感染生物活性物质——昆虫抗菌肽的研究进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7(3):395-398.
被引量:10
6
高翔,庞红喜,裴阿卫.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36(4):356-359.
被引量:44
7
王晓婧,薛仁风,李梅,曾凡荣.
微生物源α-淀粉酶抑制剂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09,25(7):52-55.
被引量:2
8
刘高峰.
生物超微弱发光的研究进展[J]
.生物学教学,2013(6):2-3.
被引量:3
9
刘流,郭红英.
生物的微弱发光及其应用[J]
.生物学教学,2003,28(8):6-7.
被引量:3
10
秦宇,熊兴耀,张家银.
组织培养中不同抗生素对南方红豆杉内生菌抑制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2(5):13-15.
被引量:7
生物学通报
199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