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38,共3页
Shaanxi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全球环境基金
同被引文献18
1 张宏,杨新军,李邵刚.社区共管: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模式的新突破——以太白山大湾村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3):134-137. 被引量:29
2 穆文春.沉重的生态保护[J] .生态经济,2003,19(9):54-59. 被引量:3
3 梁启慧,何少文.商业机制介入社区共管项目的初步探索——佛坪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基于保护的可持续养蜂[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B03):228-232. 被引量:13
4 曹晔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发展[J] .广西林业,2006(2):14-15. 被引量:6
5 马燕.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环境保护,2006,34(11A):42-47. 被引量:2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 展 统 计 公 报.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70228_402387821.htm,2007-2-28.
7 Munasinghe M.McNeely G.Economic and Policy issues in natural habitats and Protected area[R]In:Munasinghe M.McNeely G.J eds.Protected Area Economics and Policy.Cambridge:IUCN,1994:15-49.
8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保山管理局1994-1998年大事记.http://www.glgs.gov.cn,1995-12-8.
9 ..施惠于民保护环境,神农架保护与发展和谐并进..http://www,sina.com.cn,,2006-7-30..
10 陈明昆.云南有效改善生态,建绿色经济强省.http://www.china5e.com/news/huanbao,2002-4-5.
二级引证文献25
1 韦惠兰,陈俊荣,黄家飞.基于产权视角的社区共管研究——以中国四个自然保护区为例[J] .特区经济,2008(2):287-289. 被引量:6
2 韦惠兰,陈俊荣,李微.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经济学研究[J] .软科学,2008,22(5):61-64. 被引量:3
3 董刚明,肖兴仁,普斌,付梦渠.自然保护区环境友好型旅游业的开发研究——以四川墨尔多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四川林勘设计,2008(4):43-46. 被引量:2
4 张晓妮,孙小佳,黎毅.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猪损害庄稼补偿问题初探[J]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6):394-396. 被引量:3
5 嘎日仓敖日布,苏亚拉图,恩和巴雅尔,乌恩巴雅尔,特木勒,哈斯巴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居民KAP调查分析[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36(1):44-49.
6 娜日苏.论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自然保护区管理理念转变[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63-65.
7 杨莉菲,郝春旭,温亚利,王昌海.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发展问题研究——以云南自然保护区为例[J] .林业经济问题,2010,30(2):151-155. 被引量:7
8 马宇,李春宁,吴逊涛,葛伟.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现状及对策[J] .陕西林业科技,2009,33(4):99-100. 被引量:1
9 王昌海,温亚利.基于公共物品外部性视角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对策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1,27(3):63-67. 被引量:3
10 卢彰显,肖绍军.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探讨——以广东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江西林业科技,2011,39(4):53-56.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