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农业》
1999年第11期22-23,共2页
同被引文献29
1 吴海燕,远方,陈立杰,段玉玺.大豆胞囊线虫病与大豆抗胞囊线虫机制的研究[J] .大豆科学,2001,20(4):285-289. 被引量:52
2 宛煜嵩,王珍.中国大豆孢囊线虫抗性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04,2(5):609-619. 被引量:18
3 武天龙,杨庆凯,张玉梅.土壤不同因子对大豆孢囊线虫繁殖影响的初步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27(2):132-134. 被引量:4
4 靳学慧,辛惠普,郑雯,台莲梅,张亚玲,闫凤云.长期轮作和连作对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数量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2):189-193. 被引量:39
5 孙广玉,何庸,张荣华,张代平.大豆根系生长和活性特点的研究[J] .大豆科学,1996,15(4):317-321. 被引量:28
6 李国桢.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的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6,(1):19-22.
7 周书麒 王振荣 等.淮北地区夏大豆的大豆胞囊线虫发生世代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84,(1):52-54.
8 董晋明.山西省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1988,(2):31-34.
9 赵经荣.山东省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病原和抗源研究简报[J].大豆科学,1988,7(1):12-12.
10 Mitchum M G. Wrather J A, Heinz R D, Shannon J G, Danekas G Variability in distribution and virulence phenotypes of Heterodera glycines in Missouri during 2005. Plant Diseas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Plant Pathology, 2007, 91(11): 1473-1476.
二级引证文献11
1 高源,常玮,韩英鹏,李文滨.2种大豆胞囊线虫鉴定方法比较及分析[J] .大豆科学,2012,31(2):274-277. 被引量:4
2 赵洪海,程子超,王凤龙.山东省烟草孢囊线虫的群体动态和世代发生特点[J] .植物保护学报,2013,40(6):529-532. 被引量:9
3 李克梅,日孜旺古丽,董艳秋.新疆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初步研究[J] .植物保护,2014,40(2):132-134. 被引量:8
4 曹广禄,赵雪,王强,孟宪新,魏淑红,韩英鹏,武小霞,李文滨.大豆种质资源对胞囊线虫病1号、3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J] .大豆科学,2014,33(4):563-565. 被引量:5
5 赵洪海,丁海燕,王凤龙.大豆和烟草上大豆孢囊线虫田间侵染特征比较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2):4417-4425. 被引量:7
6 赵洪海,梁晨,许冠堂,梁文星.土壤湿度对大豆孢囊线虫侵染和繁殖的影响[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1):9-12. 被引量:2
7 许冠堂,赵洪海.三种土壤湿度状况下烟草孢囊线虫侵染特征比较[J] .中国烟草科学,2016,37(6):55-59. 被引量:1
8 姜海鹏,田力峥,卜凡珊,赵雪,韩英鹏.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相关bZIP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大豆科学,2020,39(5):703-711. 被引量:1
9 李静,陈井生,郭永霞,周园园,曹尚.红小豆上胞囊线虫的发育动态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22,34(4):16-22.
10 孙浩文,曲硕,刘芳,姜海鹏,韩英鹏.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相关TIFY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J] .大豆科学,2023,42(5):532-544.
1 赵希城.新的有害生物—福寿螺[J] .闽东农业科技,1996(3):55-56.
2 王术文,王四龙.水稻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治[J] .吉林农业,2010(2):68-69. 被引量:4
3 刘萍.杂草稻防除技术初探[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93-94. 被引量:3
4 邢作山,杜荣轩,蒋日山.菜蛾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1998(8):14-14.
5 李德兴.旱地花生应注重蛴螬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防治[J] .现代园艺,2017,40(1):109-109.
6 黄胜.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J] .农技服务,2011,28(5):634-634. 被引量:1
7 李俊庆,庄克章,吴荣华,张春艳,刘纪高.2011年鲁南地区二点委叶蛾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3(4):151-151. 被引量:3
8 李民栋,李惠民,杨洁莉,李鑫.大穗型小麦形态特性与产量结构[J] .作物杂志,1997(4):34-35. 被引量:8
9 李民栋,李惠民,杨洁莉,李鑫.大穗型小麦形态特性与产量结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1996,5(4):93-94. 被引量:2
10 吕金岭,郭平银,王风池,张振兴.耐盐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综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21-122.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