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发展沙产业探析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生态环境现状和发展沙产业条件与潜力的分析,提出了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以风光电产业为龙头,发展沙漠能源工业;以生态建设为前提,发展荒漠特色的节水型生态产业;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型沙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效益型、生态型沙草产业等对策。
作者
李玉忠
张立萍
机构地区
酒泉市行政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39,共3页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关键词
沙产业
发展潜力
分析与对策
荒漠绿洲区
河西走廊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5
1
赵兴华.对沙产业理论问题的几点思考[A].见: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编.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68~73
2
李福兴,齐善忠.河西走廊区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整治对策[A].见: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编.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C].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401~405
3
吕子君,卢欣石.
甘肃河西走廊草地沙质荒漠化监测与治理对策[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3):365-370.
被引量:14
4
陆浩.一项关系全局的大战略--关于建设河西风电走廊的思考.求是,2009,06.
5
贺访印,俄有浩,徐先英,唐进年.
试论河西绿洲节水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670-167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王秀红,申元村.
柴达木盆地耕地荒漠化及其防治[J]
.中国沙漠,2001,21(z1):43-47.
被引量:25
2
魏怀东,高志海,丁峰.
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32-36.
被引量:28
3
韩玉玺.
从沙尘暴成因看河西走廊以至甘肃全省的生态环境建设[J]
.人大研究,2002(1):7-11.
被引量:7
4
希斯ME 巴恩斯RF 梅特尔夫DS.牧草-草地农业科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5
朱震达 刘恕.关于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发展程度的判断[J].中国沙漠,1984,4(3):2-8.
6
李福兴,齐善忠.河西走廊区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整治对策[C]//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401-405.
7
民勤县统计局.民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Z].民勤,1991-2003.
8
杜虎林,高前兆,李福兴,肖洪浪.
河西走廊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J]
.自然资源学报,1997,12(3):225-232.
被引量:21
9
涂军,石承苍.
若尔盖高原生态脆弱地区草地沙化遥感监测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8,11(2):94-98.
被引量:12
10
陈全功,卫亚星,梁天刚.
青海省达日县退化草地研究 Ⅰ退化草地遥感调查[J]
.草业学报,1998,7(2):58-63.
被引量:42
共引文献
26
1
韩玉玺.
从沙尘暴成因看河西走廊以至甘肃全省的生态环境建设[J]
.人大研究,2002(1):7-11.
被引量:7
2
贺访印,王继和,刘世增,方峨天,李亚.
河西地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刍议[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481-485.
被引量:19
3
滕永青,孙娟,玉永雄,张丽.
北方沙漠化和水土流失防治成熟有效方案对南方石漠化防治的借鉴[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24(1):61-63.
被引量:2
4
李海亮,赵军.
草地遥感估产的原理与方法[J]
.草业科学,2009,26(3):34-38.
被引量:13
5
周彦平.
提高农用水效益,建设节水型农业[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7(6):26-26.
被引量:7
6
边振,张克斌.
我国荒漠化评价研究综述[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8(1):105-112.
被引量:10
7
杨光,徐铁男.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4):181-183.
被引量:8
8
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张小由,李玉霖,刘立超.
我国西北干旱区的荒漠化过程及其空间分异规律[J]
.中国沙漠,2011,31(1):1-8.
被引量:64
9
李玉忠,胡秉安.
河西绿洲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探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2):55-58.
被引量:8
10
孙学军.
波特钻石模型下酒泉风电产业竞争力分析[J]
.开发研究,2011(2):47-5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28
1
尉元明,朱丽霞,周跃武,张景平.
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工程分析[J]
.中国沙漠,2004,24(4):400-404.
被引量:24
2
汪宁渤.
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面临的巨大挑战及应对措施[J]
.风能,2010(2):41-43.
被引量:1
3
钱学森.
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84,5(5):1-6.
被引量:60
4
路明.
建设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
.农村工作通讯,1999,0(12):4-6.
被引量:3
5
李文婷.
青海省建设大型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J]
.青海环境,2004,14(2):83-84.
被引量:16
6
郝诚之.
对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的经济学思考[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4,25(5):23-26.
被引量:2
7
王玉玺.
甘肃风及风能资源的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9(2):142-151.
被引量:21
8
王涛,赵哈林.
中国沙漠科学的五十年[J]
.中国沙漠,2005,25(2):145-165.
被引量:82
9
黄秋洪.
河西走廊,一个水资源危机的范本[J]
.经济,2005(6):104-107.
被引量:2
10
吕子君,卢欣石.
甘肃河西走廊草地沙质荒漠化监测与治理对策[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3):365-37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1
1
谢增武,王坤,曹世雄.
宁夏发展沙产业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J]
.草业科学,2013,30(3):478-483.
被引量:10
2
吴玲玲,李玉忠.
河西走廊绿洲干旱荒漠区发展特色农牧业的条件、潜力及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2013(5):27-30.
被引量:2
3
宋亚卓.
河西走廊中部高台县沙产业发展探析[J]
.现代园艺,2013,36(21):27-28.
被引量:1
4
周义才,刘向晖,李丕军.
准噶尔盆地南缘沙产业发展差异与影响的多元统计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8):273-279.
被引量:1
5
周义才,刘向晖,李丕军,王天斌.
新疆南北疆沙产业发展差异性及对经济、环境影响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3):84-92.
被引量:4
6
赵伟,张宏霞.
榆林风沙区发展沙产业优势与途径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36-237.
被引量:2
7
王睿,周立华,陈勇,赵敏敏,郭秀丽.
库布齐沙漠3种沙产业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J]
.中国沙漠,2017,37(2):392-398.
被引量:28
8
王云霞,孙志强.
阿拉善盟发展沙产业的可行性分析[J]
.绿色科技,2018,20(7):216-217.
被引量:5
9
严子柱,姚泽,丁峰.
戈壁农业发展可行性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甘肃科技,2019,35(13):1-6.
被引量:4
10
何丽娟,蒙仲举,党晓宏,吕涛.
库布齐沙产业模式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绿色科技,2021,23(2):15-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张亮,刘鹏,张亚娟,王孝安.
荒漠化地区生态经济林效益研究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4):1-6.
被引量:5
2
王睿,周立华,陈勇,赵敏敏,郭秀丽.
库布齐沙漠3种沙产业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J]
.中国沙漠,2017,37(2):392-398.
被引量:28
3
雷春英,吴明,吴圣华,吉小敏,宁虎森.
新疆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J]
.防护林科技,2017,30(10):69-72.
被引量:2
4
梁斌.
青少年足球人才识别与发展监测体系构建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3):114-122.
5
赵得成,张小华.
西北沙漠旅游与绿洲文化融合发展策略探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4):97-107.
被引量:3
6
Rui Wang,Li Hua Zhou,Yong Chen.
Comprehensive benefits assessment of the ecological management model in Hobq Desert of China[J]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2018,10(3):251-260.
7
杜芳,苏日古嘎.
阿拉善蒙古族生态文化视野下的沙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J]
.林业资源管理,2018(5):141-146.
被引量:7
8
王睿.
库布齐沙漠可持续治理典型模式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1):92-97.
被引量:6
9
王岳,刘学敏,哈斯额尔敦,夏方禹娃.
中国沙产业研究评述[J]
.中国沙漠,2019,39(4):27-34.
被引量:21
10
宁宝英,马建霞,姜志德.
基于专利视角的中国沙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及限制因素[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7):119-125.
被引量:4
1
杜永刚.
巴丹吉林沙漠崛起沙产业[J]
.内蒙古林业,2012(6):8-8.
2
刘普幸,张克新.
近55a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胡杨年生长期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1,31(3):882-888.
被引量:7
3
李鸿儒,陈世伟,曹立国.
近55年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季节开始日及其长短变化特征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74-77.
被引量:4
4
白生才,张龙生.
民勤县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2007,32(3):39-41.
被引量:4
5
田裕钊.
对沙产业的认识和实践[J]
.科技导报,1994,12(11):7-11.
被引量:7
6
沈志新.
沙海淘金——奈曼旗在治沙中发展沙产业侧记[J]
.中国林业,2009(14):20-21.
被引量:2
7
林宏东.
发展沙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对甘肃沙产业发展的思考[J]
.甘肃科技,2006,22(7):197-198.
被引量:3
8
肖景贤.
洪涝灾害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对策[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12):203-204.
9
王天记,陈学集,邱燕萍.
地籍测量及其数据库建设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
.中国科技博览,2009(24):147-147.
10
张福平,刘吉夫,刘芳.
南昌市地震震害分析与对策[J]
.气象与减灾研究,1999,23(S1):91-95.
中国水土保持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