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原子的激光冷却与捕陷(I)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原子的檄光冷却与捕陷领域实验工作的进展,首先介绍了辐射场对原子机械力作用的物理原理。然后分别叙述原子束的激光减速、原子束的激光准直、光学粘团(optical molasses)和激光原子阱研究的成就.
作者
王义遒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出处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389-394,共6页
Physics
关键词
原子
激光
冷却
捕陷
分类号
O562 [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1
1
王义遒,波谱学杂志,1988年,5期,1页
同被引文献
48
1
谢世标.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研究[J]
.广西物理,2002,23(3):47-50.
被引量:3
2
王育竹,王笑鹃.
激光冷却原子新机制[J]
.物理,1993,22(1):16-22.
被引量:5
3
王育竹,徐震.
激光冷却及其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J]
.物理学进展,2005,25(4):347-358.
被引量:11
4
李师群,吕亚军,黄湖.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J]
.量子电子学报,1997,14(1):1-11.
被引量:15
5
李师群.低压气体原子或分子被激光的冷却和捕陷[J].无线电电子学汇刊,1981,(3):61-61.
6
Anderson M H,Ensher J R,Matthews M R,et al.Observation of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in a Dilute Atomic Vapor[J].Science,1995,269(5521):198-201.
7
Hansch T W,Schawlow A L.Cooling of gasses by laser radiation[J].Optics Communications,1975(13):68-69.
8
Migdall A L,Prodan J V,Phillips W D,et al.First observation of magnetically trapped neutral atoms[J].Physics Review Letter,1985,54(24):2596-2599.
9
Chu S,Int Con on Quan Elec Tech Digest,1990年
10
王义遒,物理,1990年,19卷,8期,449页
引证文献
6
1
吉望西,王义遒.
激光冷却与囚禁原子技术及应用[J]
.物理,1996,25(1):28-31.
2
孙广,张晓变.
激光冷却技术及其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应用[J]
.天中学刊,2010,25(5):7-8.
3
李师群.
激光冷却和捕陷中性原子[J]
.大学物理,1999,18(3):1-4.
被引量:9
4
陈崇斌,孙洪庆.
在科学春天留下的遗憾——中国的激光冷却原子研究[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33(3):322-330.
被引量:1
5
严子浚,陈丽璇,陈金灿,陈传鸿.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现象的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2):220-231.
被引量:8
6
程麒龙,马明星.
激光冷却与多普勒原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32):66-67.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钱逸涛,杨凯.
中国激光冷却原子史的新解读 基于档案、手稿等新史料[J]
.科学文化评论,2023,20(5):106-120.
2
周伟.
对负散射长度的原子BEC的稳定性研究[J]
.硅谷,2009,2(22).
3
张海燕,唐学明.
量子玻色气体的热力学性质[J]
.集宁师专学报,2009,31(4):23-27.
4
谢世标.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研究[J]
.广西物理,2002,23(3):47-50.
被引量:3
5
邓联忠,印建平.
冷原子束或超冷原子束的产生及其应用[J]
.量子电子学报,2005,22(1):1-12.
被引量:7
6
杨晓荣,杨国健,杨锡震.
激光致冷(续)[J]
.物理实验,2006,26(2):3-7.
7
郭蕾,王有秀,黄家寅.
碟形玻色凝聚体满足的G-P方程[J]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2):32-34.
8
张春红,张忠政.
Bose-Einstein凝聚问题的理论探讨[J]
.安顺学院学报,2009,11(3):93-96.
9
吴慧,赵亚楠,常宏,张首刚.
偏振光激发的Sr原子电偶极辐射[J]
.量子光学学报,2009,15(3):248-252.
被引量:2
10
李雅丽,王志坚,龚天林,张华,纪宪明.
可控制光学双阱实验及非对称双阱的应用[J]
.光学学报,2009,29(10):2924-2928.
被引量:2
1
王义遒.
原子的激光冷却与捕陷(Ⅱ)[J]
.物理,1990,19(8):449-454.
被引量:2
2
Gabri.,G,肖波.
非常冷的反质子[J]
.科学(中文版),1993(4):9-16.
3
王育竹.
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评介激光冷却和捕陷气体原子[J]
.科学,1998,50(1):56-59.
4
丁小江,王宝官.
旋转对管内流体流动的影响[J]
.南京航空学院学报,1990,22(2):26-35.
被引量:2
5
陈疑健.
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述[J]
.国外科技动态,2001(11):10-13.
6
程雪涛,梁新刚.
微观状态数与可用(火积)的关系[J]
.科学通报,2012,57(14):1263-1269.
被引量:3
7
王宏亮,冯国胜,李玉清,武寄洲,马杰,肖连团,贾锁堂.
利用三维光晶格技术实现铯原子冷却的实验研究[J]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7,47(6):53-58.
8
陈良超,孟增明,王鹏军.
^(87)Rb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快速实验制备[J]
.物理学报,2017,66(8):54-61.
被引量:5
物理
199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