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西移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分配和布局是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之一.建国50年来,我国进行过两次大的宏观区域战略重点的转移和调整,对全国经济布局总体框架的塑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由于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世纪之交的中国又一次面临重点转移的抉择,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这次重点转移与前两次不同,将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作者
靖学青
机构地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1999年第11期24-28,37,共6页
Shanghai Journal of Economics
关键词
中国
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西部地区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0.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61
1
陈文.
西部大开发别让科技“弱”下去[J]
.瞭望,2000(19).
被引量:2
2
郑晓幸,傅泽平.
论西部地区迈向21世纪的经济大开放[J]
.理论与改革,1999(6):53-57.
被引量:14
3
陈雪薇.
对我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历史回顾[J]
.理论探讨,1999(5):97-101.
被引量:2
4
王永刚,牛德林.
开发西部宜走超常规发展之路[J]
.经济研究参考,2000(35):37-37.
被引量:1
5
胡信平.
论西部大开发“新思路”[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2):14-18.
被引量:1
6
保罗 A萨缪尔森 威廉 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 16版中译本[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7
(美)萨缪尔森,(美)诺德豪斯著,高鸿业等.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8
陈栋生.
再论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现状分析与开发对策探讨[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1,2(1):70-75.
被引量:5
9
朱玲.
转型国家贫困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讨论[J]
.管理世界,1998,14(6):80-90.
被引量:12
10
陈栋生.
制度创新是加快中西部发展的主动力[J]
.经济经纬,1999,16(4):28-3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周仲平.
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关系的四项措施[J]
.劳动保护,2005(12):56-57.
2
张婧.
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现状与改革思路[J]
.上海经济研究,2000,12(8):24-28.
3
张婧.
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现状与改革思路[J]
.决策借鉴,2000,13(5):52-55.
4
刘徐波,高兴国.
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综述[J]
.甘肃社会科学,2000(5):3-9.
被引量:12
5
陈川,杨帆,杨海涛.
西部开发中的政府职能[J]
.经济问题探索,2000(10):4-5.
被引量:1
6
陈小豹,张自鸣.
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与西部大开发[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2):95-96.
被引量:2
7
吴世斌,白凤峥.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J]
.经济问题,2004(2):68-7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张渝政,李万生.
西部大开发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互动关系[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4):100-102.
2
齐红明,李乃文.
资源枯竭地区政府培育产业集群的对策[J]
.硅谷,2008,1(7).
被引量:1
3
蒙聪惠,李立民.
中国西南对外贸易协调发展模式探讨[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1):33-37.
被引量:1
4
陈蔚.
对外直接投资与西部大开发[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5):36-39.
被引量:3
5
贾莉,李大胜.
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6-21.
被引量:8
6
陈端.
立足区情,发挥优势,发展闽东经济[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2-15.
7
王银凤,吴强玲.
试论西部开发中如何发挥政府职能[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25-28.
8
黄彬.
适应新一轮经济增长推进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J]
.科学.经济.社会,2005,23(4):7-10.
9
黄彬.
新一轮经济增长与西部发展新机遇[J]
.求索,2005(11):42-44.
10
丁瑶.
内陆地区推进开放型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
.改革,2008(6):87-91.
被引量:18
1
相玉桐,李占昌.
供销社体制改革的阶段性及其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重点[J]
.财贸经济,1989,10(8):38-41.
2
王彦丽.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西移的条件及意义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01,21(4):62-64.
3
于泽俊,夏永祥.
我国宏观区域经济政策的检讨与完善[J]
.开发研究,1995(3):3-8.
被引量:2
4
王鹏.
以创新驱动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J]
.市场周刊,2015,0(1):40-41.
5
黄美娟.
区域发展政策调整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
.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10):122-124.
6
柳思维.
湖南商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柳思维——实施湖南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对策[J]
.民族论坛,2001(1):11-12.
7
杨荣绅.
切实发挥我国农业的基础作用——学习陈云同志经济论著的体会[J]
.经济研究,1983,18(9):15-19.
8
盛树仁谈9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重点[J]
.当代财经,1989(12):10-10.
9
魏后凯.
我国宏观区域发展理论评价[J]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0(1):76-80.
被引量:9
10
刘庆刚.
区域协调发展与西部开发──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41(3):14-17.
被引量:1
上海经济研究
199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