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已故上校的女儿》中看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的体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作家,她的短篇小说创作极其鲜明地体现了现代主义特色,如意识流、象征主义的运用等。在此通过对《已故上校的女儿》的分析,着重从创作主题、谋篇布局、语言特色三个方面展现其短篇小说中的现代主义特色。
作者
燕芳
机构地区
黄淮学院
出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80-81,共2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已故上校的女儿
曼斯菲尔德
现代主义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侯维瑞.英国文学通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
李清华.
从《已故上校的女儿们》看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艺术[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266-269.
被引量:4
6
牛建伟.
从《已故上校的女儿》看曼斯菲尔德的叙述特色[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1(4):63-6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赵友斌.
曼斯菲尔德的创作技巧与风格[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51-56.
被引量:5
2
宋晓萍.
双重流放者:曼斯菲尔德的漫游和写作[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3):89-95.
被引量:12
3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4
虞建华.英美文学论从(第3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
冯钟璞.试论曼斯菲尔德的小说艺术[A].现代主义浪潮下[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
曼斯菲尔德.曼斯菲尔德书信日记选[Z].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7
曼斯菲尔德.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共引文献
8
1
李雪顺.
论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J]
.作家,2008,0(6):65-67.
2
许芳芳,田小琴.
小议《已故上校的女儿》的叙述特点[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5):59-60.
被引量:4
3
高权.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中的象征意象分析[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1):69-71.
4
秦玉坤.
曼斯菲尔德笔下的“裙下之臣”[J]
.山花(下半月),2012(6):129-130.
5
李玲.
对《已故上校的女儿》中的写作技巧分析[J]
.芒种,2013(11):157-158.
6
杨潇鸣.
The Imprisoned Minds:On The Daughters of the Late Colonel[J]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9,58(4):43-45.
7
杨慧.
论凯·曼斯菲尔德《已故上校的女儿》的现代主义特征[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34(S1):23-25.
8
邹凤霞.
论《已故上校的女儿们》的叙事特点(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4(7):80-82.
1
梁艳玲.
沉沦与抗争——已故上校的女儿与马贩子的女儿之比较[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0(4):69-72.
2
许芳芳,田小琴.
小议《已故上校的女儿》的叙述特点[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5):59-60.
被引量:4
3
张娟.
《已故上校的女儿》的文体学解读[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86-88.
被引量:1
4
陈清芳.
父权文化下的女性困境——《已故上校的女儿》中象征性意象的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84-87.
被引量:2
5
李玲.
对《已故上校的女儿》中的写作技巧分析[J]
.芒种,2013(11):157-158.
6
刘冰.
从《已故上校的女儿》解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叙事策略[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2):91-92.
7
王喆.
论《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中的身份缺失(英文)[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4):43-46.
8
黄灿.
“局外人”的思与失——评《最后的七首歌》[J]
.当代教育,2011(1):79-80.
9
易小暄.
《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析[J]
.青年文学家,2016,0(5Z):75-76.
10
牛建伟.
从《已故上校的女儿》看曼斯菲尔德的叙述特色[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1(4):63-66.
被引量:6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