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个体境遇的哲学解读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后大师时代"作者电影"代表之一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在20世纪后20年为波兰电影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添上了不可磨灭的一笔。他以独有的悲悯情怀,注视着生活碎片中挣扎困顿的人类,在内在的自由中体验神秘莫测的偶然、悖论、以及不可企及的自省救赎。他用光影声画的文学式笔触和玄思通达的哲学性叙事,成功构造了现代人在政治生活的背面,作为个体存在的种种匮乏与失衡。
作者
文雯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出处
《新闻世界》
2011年第6期196-197,共2页
News World
关键词
精神困境
存在主义
信仰
孤独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达纽西亚·斯多克著,施丽华、王立非译.《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文汇出版社,2003年7月.176.
共引文献
13
1
尧荣芝,乔玲.
找寻与猜想——电影《李米的猜想》叙事分析[J]
.当代文坛,2009(3):106-109.
被引量:2
2
许哲敏.
论新女性主义在当前电视剧中的崛起——以《杜拉拉升职记》和《婚姻保卫战》为例[J]
.电视研究,2011(2):65-68.
被引量:6
3
刘亮.
中国的都市神话:从《非诚勿扰》说起[J]
.南方文坛,2011(2):129-131.
被引量:1
4
侯夏雯.
话语的困境——南京大屠杀相关影片的叙事策略[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6):41-42.
被引量:2
5
李勇强,卞芸璐.
被讲述的“幸福”——《幸福魔方》叙事话语剖析及真实性探讨[J]
.中国电视,2012(4):86-91.
6
邹赞.
“羊”的边缘书写与民族风情叙事——读解电影《永生羊》[J]
.艺术评论,2012(8):127-130.
被引量:15
7
高杨.
论电影《色·戒》艺术实践的美学诉求[J]
.电影文学,2013(21):19-20.
8
蔡青.
电影《一次别离》多重流动的视点叙事分析[J]
.电影文学,2013(21):80-82.
被引量:5
9
马翔.
《道林·格雷的画像》:一种拉康式的解读[J]
.浙江社会科学,2014(6):136-141.
被引量:7
10
魏李梅,房福贤.
论《陆犯焉识》中的悖论现象[J]
.小说评论,2015(2):149-154.
同被引文献
4
1
程勇.
《三色》:心灵的困境与突围[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1):34-37.
被引量:1
2
王军才.
论基耶斯洛夫斯基“三色”的哲学视角选择[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105-108.
被引量:2
3
漆明珠.
基耶斯洛夫斯基《三色》电影表现主义风格浅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5):21-21.
被引量:5
4
管红星.
心灵捕手的“天鹅之歌”——基耶斯洛夫斯基《三色》叙事研究[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3(2):63-6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毛霞,甘庆超.
电影《蓝》、《白》、《红》色彩符号对影片主题的建构[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5):27-30.
1
梁文道.
偷窥[J]
.现代阅读,2009(9):53-53.
2
安东.
愤怒的鲍尔[J]
.出版人(图书馆与阅读),2009(3):58-58.
3
潘德熙.
也谈“君子与小人”[J]
.书法,2009(5):83-84.
4
小小农.
《修女艾达》:虚无的世界[J]
.看世界,2015,0(5):89-89.
5
刘影.
《两生花》:镜像困惑中的“自我”认知[J]
.电影文学,2016(1):47-49.
被引量:4
6
吴天天.
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视域中的语图关系[J]
.社会科学论坛,2016(5):68-76.
被引量:1
7
赵艳丽.
影视艺术的畅想——影片《白色》的叙述手法与声音建构[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08(1):44-47.
被引量:1
8
马挺.
京韵特色 声画共融[J]
.中外文化交流,2010(1):84-87.
9
许琦.
电影叙事模式的演变[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5(2):89-90.
被引量:4
10
丁念保.
黑暗中的芳香与河流里的浮沫——关于电影与电视的美学思考[J]
.阅读与写作,2011(10):24-25.
新闻世界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