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无法消解的形而上学情结——马克思的人学要义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尽管通过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马克思完成了对思辨形而上学的颠覆,实现了传统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并最终走出了传统哲学的思辨王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形而上学历史的终结。相反,马克思又一次成就了形而上学,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本体论批判彰显了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对人的生存境域的关心和对人的生存本性的合理理解。正因如此,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益于人类有形的自然家园的拯救,而且有助于人类无形的精神家园的塑造。
作者
黄秋生
旷三平
机构地区
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59,共4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马克思
形而上学
人学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旷三平.
作为人的生存本性的形而上学——兼作对马克思哲学的一个辩护[J]
.哲学研究,2006(10):13-1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1、25页.
2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1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4
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3页.
5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60年..
6
施太格缪勒 王炳文等译.《当代哲学主流》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21-225页.
7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华夏出版社,1989.第161页.
8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5—76页.
9
海德格尔.1987年.《何谓形而上学》,考夫曼编著.《存在主义》,商务印书馆.
10
列宁.1959年.《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
共引文献
2
1
李和佳.
承认的哲学:霍耐特承认理论评述[J]
.国外社会科学,2007(5):9-14.
被引量:2
2
潘中伟.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问题研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22-2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何仁富.
从尼采对形而上学的变革看现代形而上学的价值转向[J]
.宜宾学院学报,2003,3(4):22-26.
被引量:2
2
蒋朝君.
传统形而上学的近现代反思及其影响[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5):1-4.
被引量:1
3
陆月宏.
海德格尔及德里达对形而上学的批判[J]
.学海,2009(6):53-57.
被引量:1
4
殷华成.
颠覆、终结抑或超越?——现象学视域中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1):20-27.
被引量:1
5
白刚.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形而上学本性[J]
.天津社会科学,2010(2):32-36.
被引量:5
6
贺来.
“形而上学终结”之后的哲学主题[J]
.天津社会科学,2011(1):11-16.
被引量:4
7
何江新.
海德格尔与形而上学问题[J]
.甘肃社会科学,2011(3):32-35.
被引量:1
8
闫顺利.
关于形而上学的几点省思[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4):41-47.
被引量:1
9
常健.
反形而上学还是后形而上学[J]
.文史哲,2002(6):87-95.
被引量:5
10
魏屹东.
西方科学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J]
.文史哲,2003(4):86-9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杜其峰,孙佳慧.
形而上学的流变及其走向[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2(3):90-95.
1
袁梅,钟兴明.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的本体论批判[J]
.广西社会科学,2006(6):19-21.
2
黄德燕.
西方哲学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思想初探[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2):153-154.
3
李萍丽.
浅析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1):146-147.
4
王会平,周育国.
论哲学与人类生存本性的内在统一[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3):13-15.
5
李桂萍.
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当代意义[J]
.湖南社会科学,2008(2):18-20.
6
段立全,毕西娟.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与本体论批判[J]
.才智,2013(22):187-188.
7
陈宇光.
历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本体论批判[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0(6):8-13.
8
姜官颖.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革命的当代意义[J]
.武警学院学报,2004,20(6):54-56.
9
王新生.
本体论──一个特殊的现代哲学问题[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2(6):1-5.
被引量:1
10
郭晶.
马克思的后形而上学视域与人的生存本性理论[J]
.江淮论坛,2012(1):50-54.
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