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政策贡献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者就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及由此而产生的区域变迁做了回顾总结,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不同历史时期我党在区域发展理论和区域发展政策方面的贡献作了概括与梳理。
作者
王玉珍
机构地区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出处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3期17-22,共6页
Journal of Party School of Nanjing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变迁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区域理论
区域政策
分类号
F4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352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8
1
辛向阳,倪建中.东西论街:天平上的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杜,1996.329.
2
王玉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25.
3
李晓娜,王禹.
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9):174-175.
被引量:1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EB/OL].中国新闻网,2002-11-17,http://www.chinanews.com.cn/2002-11-17/26/244505.html.
6
刘树燕.
中国共产党探索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J]
.理论学刊,2006(12):22-25.
被引量:1
7
张深溪.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J]
.经济经纬,2003,20(4):51-54.
被引量:4
8
厉忠教 杨宇白.试论党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及其经验.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李兴江,孟秋敏.
论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J]
.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8(1):3-7.
被引量:1
2
.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
.邓小平文选〔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
李忠杰 杨秋宝.西部大开发战略干部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6
李世华 高南扣.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7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8
[2]《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9
[3]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10
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
2352
1
李晓娜,王禹.
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9):174-175.
被引量:1
2
张新华,刘开寿.
贯彻民主集中制与发扬党内民主简论[J]
.理论与改革,2002(3):53-56.
3
沈传亮.
“一把手”监督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3(5):67-70.
4
彭春雷.
邓小平战争与和平思想的现实意义[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4,25(5):500-501.
5
沈传亮,胡莹.
论邓小平与创新行为实现机制的构建[J]
.理论与改革,2002(1):87-89.
被引量:1
6
李奇泽,敖明山.
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J]
.中国商界,2008(5):76-77.
被引量:7
7
刘湧.
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形态初探[J]
.贵州社会科学,2005(6):49-52.
被引量:1
8
梁美凤.
规则意识与创新精神——学校德育改革的底线目标与理想追求[J]
.江西教育科研,2007(2):24-26.
被引量:6
9
熊高.
论党的三代领导人创立创新思想路线的理论与实践[J]
.理论与改革,2007(2):46-48.
10
陈丽媛.
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对湖北经济的影响[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7):38-39.
同被引文献
43
1
张占斌,王学凯.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治理:演变、规律与启示[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3):1-10.
被引量:4
2
于今.
中国区域发展30年的回顾与展望[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4):21-25.
被引量:2
3
李玉妹.
对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探讨[J]
.黑龙江史志,2014(21):297-298.
被引量:1
4
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
.经济研究,2004,39(7):70-81.
被引量:339
5
陈秀山,徐瑛.
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4(5):117-129.
被引量:225
6
沈坤荣,耿强.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1(5):82-93.
被引量:754
7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
.地理研究,2005,24(1):57-68.
被引量:423
8
杨开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
.经济研究,1994,29(12):28-33.
被引量:329
9
魏后凯,刘楷.
我国地区差异变动趋势分析与预测[J]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3):28-36.
被引量:41
10
彭国华.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
.经济研究,2005,40(9):19-29.
被引量:564
引证文献
3
1
井雯.
关于建国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12(31):120-122.
被引量:1
2
周梦天,王立军.
中国共产党对区域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我国区域差距演变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2021(6):106-111.
被引量:1
3
黄阳平,林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区域经济格局重塑和升华[J]
.上海经济研究,2021,33(12):28-3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蔡越.
我国区域发展规划政策的演变分析[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34(3):57-58.
2
黄阳平,林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区域经济格局重塑和升华[J]
.上海经济研究,2021,33(12):28-39.
被引量:3
3
郝宪印,张念明.
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化脉络与推进路径[J]
.管理世界,2023,39(1):56-67.
被引量:32
4
杨培祥,吴文新.
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23(10):133-140.
被引量:2
5
陈鹏远.
江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条件和框架结构[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4,40(1):63-69.
1
张士功,邱建军,陈佑启,唐华俊.
1949年以来我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研究[J]
.科技导报,2006,24(4):83-85.
被引量:2
2
陆铭.
土地政策与经济竞争力[J]
.新华月报,2015,0(4):23-24.
3
曾刚.
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调整[J]
.地理教学,1998(1):4-6.
被引量:1
4
中国木地板特色区域变迁全景扫描[J]
.国际木业,2008(S1):24-27.
5
刘猛,赵宇,刘斐,李顺国,王桂荣,张新仕.
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J]
.农学学报,2012,2(9):59-67.
被引量:8
6
陈柳钦.
新型区域发展理论:产业集群[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19-24.
被引量:3
7
中国为全球能源气候政策贡献“路线图”[J]
.中国石油企业,2014(12):65-65.
8
陈少克,蔡琼.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渐进城市化路径[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25(6):50-54.
9
韩天富,常从云.
未来15年我国大豆生产和科技工作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6):65-68.
10
裴佩.
将绿色福祉厚植在巴山蜀水[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6,0(8):17-19.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