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进行膝关节镜冷敷镇痛治疗,分析和总结出该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于2007.03—2010.03入住我院骨科的130名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剔除了10例,有效病例为12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性地分为Ⅰ、Ⅱ两组,每组为60例。患者回到病房之后,及时地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并使用冰袋进行冷敷镇痛。Ⅰ组患者在48小时之内进行间断陛地冷敷镇痛(平均为6小时一次,即在48小时一共间断性地冷敷了8次);Ⅱ组为在48小时之内进行持续性地冷敷。在这其中,所使用到的一种方法为VAS法(视觉模拟评分法)。时间选取点为6个,即2h、4h,8h,12h,24h以及48h,对上述6个时间点,运用VAS法进行冷敷镇痛效果的评判。结果:将术后48小时伤口引流量、关节腔穿刺抽液次数以及直腿的抬高时间三个指标进行比较,经过两组数据的t检验以及检验,最终由二者所计算的值可以得出P〉0.05,这就是说二者的差异性并无统计学意义;运用VAS法可知,膝关节镜术后冷敷镇痛效果Ⅰ要明显地低于Ⅱ组(除了2h、24h点P〉0.05之外,其他点P均小于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进行持续性地冷敷镇痛,效果比间断性地冷敷镇痛要好。因此,在实际的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时,应该提倡的是对患者伤口处进行持续地冷敷,这样疗效更佳,能够有效减轻关节肿胀、疼痛,便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