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学史如何书写话剧文学——以老舍的《茶馆》入史为中心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前话剧正在走向没落边缘,原因之一是话剧文学教育的失误,其症候表现为文学史对话剧文学的书写方式不当。《茶馆》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不断更迭的形象是话剧文学入文学史的一个标本。其大致经历了政治性的忽略、文学性的高标与戏剧性的苏醒三个阶段。这揭示了话剧文学进入文学史需要在戏剧性的视角下观照其文学性,这有待文学史家克服书斋研究与剧场演出的鸿沟,在中文系与戏剧系彼此的学术传统之间搭建起共享的平台。
作者 张军
机构地区 潍坊学院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70,共6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从<茶馆>与<红大院>谈老舍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文艺红旗,1959,.
  • 2刘芳泉 徐关禄 刘锡庆.评老舍的《茶馆》[J].读书,1959,(2).
  • 3焦菊隐、夏淳、张光年(发言)座谈老舍的《茶馆》[J].文艺报,1958,(1).
  • 4胡絜青.人生知己周恩来——记老舍与周总理的友情[J].瞭望,1992(28):33-36. 被引量:2
  • 5邓绍基.老舍近十年来的话剧创作[J].文学评论,1959(5):78-90. 被引量:6
  • 6林曼叔、海枫、程海.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嗍(1949-1965大陆部分).巴黎:巴黎第七大学东亚出版中心,1978.
  • 7胡絮青.周总理对老舍的关怀和教诲田[J].人民戏剧,1978,(2).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