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纠纷解决机制中的民间法——以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为素材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农村纠纷解决的立场出发,探讨民间法是什么,同时以纠纷解决的有效性作为识别民间法的具体存在形态。对近几年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的考察表明,农村纠纷解决与民间法之关联主要包括农村纠纷解决需要民间法,同时农村纠纷解决为民间法发展提供支撑。因此,农村纠纷解决与民间法应保持相互开放的姿态。
作者
李亮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出处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52-59,共8页
Journal of Gansu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ute
关键词
农村纠纷解决
民间法
关联
民间法研究报告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65
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822
同被引文献
17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41
1
孙育玮.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借鉴与融合——以纽约和上海为例的相关法文化法社会学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09(1):103-109.
被引量:14
2
李霞.
民间法的概念阐释[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7):101-102.
被引量:3
3
陆益龙.
纠纷解决的法社会学研究:问题及范式[J]
.湖南社会科学,2009(1):72-75.
被引量:38
4
谢晖.纠纷处理与社会和谐[EB/OL].[2010-07-20].http://longfu.fyfz.cn/biog/longfu/index.aspx?blogid=169146.
5
[英]约瑟夫·拉兹.法律的权威-法律与道德论文集[G].朱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48.
6
刘金菊.
农民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及影响因素--基于江苏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湖南社会科学,2009(1):81-85.
被引量:6
7
李学兰.
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2-2005年)[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2-32.
被引量:22
8
曾琼.
构建婚姻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理性分析--建国初期婚姻司法实践经验之启示[J]
.学海,2009(1):128-132.
被引量:4
9
赵旭东.
纠纷解决含义的深层分析[J]
.河北法学,2009,27(6):149-155.
被引量:8
10
宫宝芝.
民间法原动力分析[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49-5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665
1
张志芳.
习惯法刍议[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3(S1):178-180.
被引量:2
2
常安.
试论法人类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与法社会学相比较[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60.
被引量:5
3
宋明.
人民调解的正当性论证——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5-52.
被引量:13
4
谢晖.
民间法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被引量:2
5
刘志松.
徽州传统民间契约观念及其遗存——以田藏徽州民间契约及对徽州六县的田野调查为基础[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2):57-62.
被引量:5
6
何真,唐清利.
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国家法与民族习惯交叉渗透的生产性实践[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2):50-56.
被引量:5
7
张强.
浅析我国当前物权习惯调查模式——从清末民初两次民商事习惯调查比较角度[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3):87-92.
被引量:6
8
刘巍.
地方立法与风俗习惯[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3):79-86.
被引量:9
9
李清伟.
法律人类学视角下的法的概念与法律失灵[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3):122-125.
被引量:6
10
王林敏.
社会安排与个体行为:“关系”规则的存在基础[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4):74-80.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822
1
丰怡凯.
基层司法治理实践图景:司法下乡、能动司法与线上司法[J]
.中财法律评论,2022(1):179-197.
2
齐晓亮.
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化路径探究[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3,44(5):96-107.
3
范瑞超.
司法的道德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
.现代交际,2020(19):245-247.
被引量:1
4
李大勇,陈振其.
涉诉信访源头治理机制的构建[J]
.信访与治理研究,2022(1):58-75.
5
亓同惠.
“规则认同”对中国法治的意义——基于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资源禀赋的评析[J]
.现代法学,2020,42(2):17-29.
被引量:4
6
刘一行.
ISDS改革背景下国际投资调解的困境成因及纾解[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3(6):72-90.
被引量:1
7
Chen Baifeng,Zhang Meichang.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Mechanisms of Chinese Society with Rule of Law[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21,42(1):97-116.
被引量:1
8
孙海波.
中国司法回应道德的法理与路径选择[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5):89-108.
被引量:2
9
解志勇.
行政法上的善意履职原则研究[J]
.中外法学,2021,33(5):1265-1285.
被引量:13
10
黄喆.
论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的良性互动[J]
.南京社会科学,2018,0(7):101-10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78
1
李清伟.
法律人类学视角下的法的概念与法律失灵[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3):122-125.
被引量:6
2
谭海红,高晓波.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思考[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1):108-109.
被引量:2
3
高其才,罗昶.
瑶族固有习惯法的现代价值——以《大瑶山团结公约》的议订为考察对象[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6):57-59.
被引量:6
4
贺欣.
转型中国背景下的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J]
.北大法律评论,2005,6(2):21-36.
被引量:15
5
喻中.
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实际承担的政治功能——以最高人民法院历年“工作报告”为素材[J]
.清华法学,2006(1):35-54.
被引量:28
6
左晓星,袁翔珠.
论龙胜少数民族的养老习惯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S2):78-81.
被引量:1
7
吴浩.
刍议侗族款词的科学价值[J]
.贵州民族研究,1985,5(4):40-46.
被引量:4
8
谢晖.
当代中国的乡民社会、乡规民约及其遭遇[J]
.东岳论丛,2004,25(4):49-56.
被引量:120
9
田成有,李懿雄.
乡土社会民间法与基层法官解决纠纷的策略[J]
.现代法学,2002,24(1):120-124.
被引量:33
10
张佩国.
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法律史和法律人类学相关研究评述[J]
.开放时代,2005(2):86-94.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8
1
尚海涛,张晓萍,.
民间法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85-93.
被引量:2
2
李瑜青,张建.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律社会学基础理论——2011年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报告[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4):70-80.
被引量:1
3
曾惠燕.
款约在侗族乡村治理中的作用[J]
.怀化学院学报,2014,33(9):7-9.
被引量:3
4
王芳.
建立与完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必要性解析[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65-67.
5
郭星华,郑日强.
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的进程与展望(2006--2015)[J]
.社会学评论,2016,4(2):3-13.
被引量:5
6
王肃之,杜鹏成.
乡规民约在农村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及改善[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3):74-77.
被引量:3
7
王芳.
我国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治理路径——以社会主义法治为视角[J]
.警学研究,2019(1):96-104.
被引量:3
8
陈斌.
现代乡村社会纠纷解决视域中民间法研究的反思性叙述——基于《民间法》创刊十年的分析考察[J]
.民间法,2013,15(1):2-1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袁叶飞.
“三治融合”农村纠纷化解体系的建构[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34(4):12-18.
被引量:1
2
韩宝.
法社会学研究回望——再思“社会一法律研究”[J]
.人大法律评论,2022(2):1-33.
3
杨松,郭金良.
多层次民间金融监管的法律治理路径——基于民间金融交易特殊性的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3):7-9.
被引量:5
4
吴堃,谢开贤,肖琳,张庭辉.
边缘侗苗村落乡规民约与社会治理法治化实证研究[J]
.法制博览,2019,0(21):31-34.
5
陈松竹.
社会学视野中的法律世界——解读埃利希的“法律社会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18):3-4.
6
张清改.
乡规民约的历史嬗变及当代价值[J]
.重庆行政,2020,21(1):57-59.
7
陈焱茹,屈正林.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分析[J]
.活力,2019,0(22):33-34.
被引量:2
8
周琴台,伍朝艳.
少数民族地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以桂北三县为例[J]
.管理观察,2020(2):52-53.
9
林浩舟.
“找平衡”的审判技术——以我国西南地区某基层法庭的三起侵权案件为例[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2):114-121.
被引量:2
10
林浩舟.
自由心证制度的本土实践以我国西南地区基层环境侵权案件为分析对象[J]
.社会,2020,40(3):148-172.
被引量:2
1
林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村纠纷解决机制——以农村纠纷解决与社会和谐为视角[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1):39-40.
2
吴林霖,谢娜.
我国农村纠纷的人民调解研究——以创新社会管理为视角[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9):50-53.
3
陈炳发.
农村纠纷解决中的人民调解制度探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0(7):56-56.
4
张志超.
农村纠纷调解机制[J]
.中外企业家,2011(11X):185-186.
被引量:1
5
刘云.
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探析——以ADR为视角[J]
.行政与法,2009(9):58-60.
被引量:7
6
赵丽琴.
社会转型期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0(3):204-205.
7
范秀珠,陈忠琼.
当代中国农村纠纷解决的司法介入[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81-84.
被引量:1
8
胡利敏.
反思与重构:社会转型期农村纠纷解决的新路径——《困境与突破:面向农村的纠纷解决》评介[J]
.经营管理者,2014(5X):295-295.
9
朱素明.
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J]
.调研世界,2010(3):9-11.
被引量:6
10
张衔峰.
信访机制与农村纠纷解决[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7(5):13-24.
被引量:1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