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创业史》“叙述”的意义与突破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60年,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获得了来自读者的巨大赞誉。可不少专业研究者却对这部作品提出了批评,严家炎的《关于梁生宝形象》堪称代表,他认为《创业史》存在“三多三不足”:“写理念活动多,性格刻画不足(政治上成熟的程度更有点离开人物的实际条件);外围烘托多,放在冲突中表现不足;抒情议论多,客观描绘不足。”
作者 邱雪松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79,共4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基金 西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SWU0900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柳青文集》第4卷第302、332、302、274页.人民文学出版2005年版.
  • 2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载《人民日报》1953年1月11日.
  • 3《柳青纪念专集》第83、87页,人文杂志编辑部、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合编,1982年.
  • 4[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57页.
  • 5柳青.《回答(文艺学习)编辑部的问题》,《创作经验漫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13页.

同被引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