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命科学导论”进入工科专业课程表谈起
被引量:18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1999年第6期23-24,共2页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同被引文献75
-
1陈畅.课程思政示范课《生命科学导论》建设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16):184-185. 被引量:7
-
2张毅.工科院校开设生物学基础公共课程的必要性分析与建议[J].高教探索,2007(S1):199-201. 被引量:11
-
3宋怡玲,杨军.“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6(6):37-39. 被引量:27
-
4李弘剑.浅谈非生物类专业的生物学基础教育[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S1):104-107. 被引量:2
-
5明凤,常芳,李捷.互动式的“教与学”——“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授课方法初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4):10-13. 被引量:8
-
6胡劲松 ,党娜娜 ,宋土生 .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4):307-308. 被引量:4
-
7巫冠中.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J].药学教育,2004,20(3):31-33. 被引量:9
-
8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1):58-60. 被引量:330
-
9肖强,李栋生,戴义隆,葛志恒.P物质对5-HT引起的大鼠回肠纵行肌收缩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J].生理学报,1989,41(3):313-317. 被引量:2
-
10杨天祝,万选才.心理与脑研究的若干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1994,25(2):111-11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18
-
1张毅.工科院校开设生物学基础公共课程的必要性分析与建议[J].高教探索,2007(S1):199-201. 被引量:11
-
2牟会荣.提高公选课《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效果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201-201. 被引量:2
-
3鲁莽.运用信息技术强化生命科学导论教学[J].广州化工,2012,40(2):150-151. 被引量:1
-
4于淼,刘传虎.师范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开设《水生生物探奇》选修课的教学实践[J].科技视界,2012(23):113-114.
-
5阮灿华.对高校公选课“信息存储管理”教学改革的探析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2,28(7):176-177.
-
6晏琼,何金生,侯玲玲,江红,胡红刚.研究型生命科学教学在非生物专业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83-85. 被引量:4
-
7胡碧茹,刘志明,李韵秋.《生物学基础》教学中培养高素质创新复合人才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3(7):63-66. 被引量:1
-
8朱红威,邵菊芳,冷云伟.高等学校开设生命科学概论通识选修课的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8):11589-11591. 被引量:4
-
9纪晓俊,李霜,曹飞,杨冬红,李振江,韦萍.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概论教学中的与时俱进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4,31(1):78-80. 被引量:2
-
10张昆茹.消化道内递质的共存及递质间的相互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1):113-1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2
-
1陈畅.课程思政示范课《生命科学导论》建设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16):184-185. 被引量:7
-
2邹文桐,曹智.生物类专业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4):44-46. 被引量:3
-
3于秀敏,于秀玲.独立学院非生物专业如何上好《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11):30-32. 被引量:6
-
4丁占生.食品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146-147. 被引量:1
-
5张琳叶,魏光涛,龙云飞.高等院校化工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以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实践为例[J].教学研究,2012,35(1):71-74. 被引量:6
-
6甘丽萍,肖国生.高校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导读式的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610-7611. 被引量:6
-
7甘丽萍,肖国生.高校《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三峡高教研究,2012(1):45-47.
-
8韩正滨,聂桓,陈岩,吴琼.加强生物通识教育,促进理工与生命科学交叉人才培养——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化学公选课教学改革为例[J].生命的化学,2013,33(6):706-709. 被引量:7
-
9沈海明.民航院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探讨[J].大学教育,2014(1):143-145. 被引量:1
-
10唐建军,吴敏,陈欣,史锋.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通识课程开设讨论课的探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1):12-16. 被引量:9
-
1陈莉,杨双全,孙慧.浅析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6):25-27. 被引量:6
-
2麻鹏达,刘晶莹,梁宗锁.《生命科学导论》教材中补充基因沉默技术相关内容的建议[J].生物学杂志,2012,29(6):100-101. 被引量:2
-
3王丹.熔铸自然科技之美妙 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走进北京教学植物园[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1):19-20.
-
4德科学家利用转基因细菌制造蛛丝[J].合成纤维,2005,34(7):26-26.
-
5李菡,杨国栋,冯炘.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3(5):40-41. 被引量:14
-
6王宏炜,袁琳.《分子细胞生物学》课程在工科专业教学初探[J].山东化工,2016,45(10):101-102.
-
7温民能.麦戈文研究院MIT神经科学大楼启用[J].生物技术世界,2005(12M):85-85.
-
8于秀敏,于秀玲,梁晓忠.独立学院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重要性[J].中外企业家,2011(2X):142-143. 被引量:2
-
9牟会荣.提高公选课《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效果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201-201. 被引量:2
-
10魏丽芳.《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中渗透生命科学史教育的探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6,34(1):50-52.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