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论董仲舒对墨家思想的整合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秦汉以后,墨家学说并没有完全中绝,董仲舒在构建自己的儒学体系时,就对墨家学说中的天志、尚同、义利观等主张进行了有机的吸收、借鉴和改造。
作者
马海峰
李根
机构地区
吉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0-62,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儒家
墨家
董仲舒
整合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89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8
1
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
孙诒让.墨予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5
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
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
王先谦.苟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8
石力波.
谈墨子学说的理论建构之魂[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4-1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
1
[2]梁启超.墨子学案[M].饮冰室合集(专集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8-13
2
[6]辛志凤.蒋玉斌等译注:墨子(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320-321.
3
[10]安继民高秀昌注译.庄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458.
共引文献
1089
1
郝建平.
汉代太学生的干政之举[J]
.北方论丛,2004(5):76-80.
2
张节末,杨辉.
“移风易俗”: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5):35-43.
被引量:7
3
周光庆.
中国经典诠释学研究(专题讨论)——经学传统中的解释空间[J]
.河北学刊,2004,24(5):24-28.
被引量:10
4
刘厚琴.
汉代社会保障体制及其特征[J]
.开封大学学报,2004,18(4):1-3.
被引量:9
5
徐仪明.
论孟子“仁术”说对北宋儒医文化发展的影响[J]
.史学月刊,2002(11):24-29.
被引量:12
6
廖健琦.
试论唐代国子监在国家文化礼制建设中的作用[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1):129-132.
被引量:4
7
杨小平.
《后汉书》词语考释[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389-391.
8
王钧林.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儒家的民本主义[J]
.文史哲,2001(1):71-79.
被引量:19
9
王德华.
楚庄王的霸业与楚国的出路——楚民族政治理性与民族个性精神的双重提升[J]
.史学月刊,2002(10):17-23.
被引量:3
10
王成.
传统勇毅思想与当代道德建设论要[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3-66.
同被引文献
30
1
钟肇鹏.
董仲舒的儒法合流的政治思想[J]
.历史研究,1977(3):98-101.
被引量:5
2
邹学荣.
董仲舒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8(3):17-27.
被引量:3
3
陈玉森.
董仲舒“性三品”说质疑[J]
.哲学研究,1980(2):52-57.
被引量:8
4
龙文懋.
董仲舒法天思想探本——兼析天的性质[J]
.齐鲁学刊,1997(6):45-51.
被引量:1
5
张国华.
从《天人三策》到《春秋繁露》──兼论董仲舒与“黄老之学”[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3):27-35.
被引量:4
6
秦彦士.
从董仲舒看汉代儒墨合流[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3):8-14.
被引量:3
7
吴润仪.
董仲舒《春秋》学中的孔子先知圣人形象[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5(2):15-19.
被引量:2
8
邵宁.
汉初儒学政治性格的基本转变——汉初儒学的法家化[J]
.前沿,2006(8):229-232.
被引量:1
9
李金山.
论墨家思想对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影响[J]
.青海社会科学,2006(4):74-77.
被引量:2
10
王帆.
董仲舒思想的易学底蕴[J]
.周易研究,2006(4):73-7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杨昭.
学界关于“董仲舒对先秦诸子思想继承”问题研究综述[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8(6):111-12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王文书.
2015年董仲舒研究综述[J]
.衡水学院学报,2016,18(2):53-60.
被引量:2
2
郝建平.
2015年董仲舒研究综述[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36(4):104-108.
被引量:2
3
李有强.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周秦两汉驾车运动及其文化内涵[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3):67-73.
4
王博.
从正名看董仲舒对荀子人性论的创造性发展[J]
.中州学刊,2022(7):112-117.
5
宋宽锋,杜雄飞.
墨家“治道”论的多重意蕴与先秦诸家对它的扬弃[J]
.管子学刊,2023(1):37-48.
被引量:1
6
欧亚琴.
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建构[J]
.今古文创,2023(41):65-68.
1
周文英.
试析墨家逻辑发展之进程[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17(1):1-8.
2
王素珍,夏天成.
论墨家学说的宗教思想[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5):7-9.
被引量:1
3
薛柏成.
论《晏子春秋》与墨家思想的关系[J]
.社会科学战线,2007(3):30-33.
被引量:3
4
朱传棨.
简论墨学对中华文明建设的现代意义[J]
.职大学报,2011(5):24-28.
5
萧鲁阳.
墨家尚同学说论纲[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5-118.
被引量:2
6
朱媚.
浅议墨子思想中的伦理思想[J]
.群文天地,2011(2):105-105.
7
李文君,彭又双.
试论墨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兼及儒墨两家思想比较[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9(3):17-21.
被引量:5
8
解颉理.
孔、墨忠观念之比较[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0):44-47.
被引量:1
9
薛柏成.
《易》对墨家思想的影响[J]
.社会科学战线,2010(8):75-79.
被引量:3
10
彭建雄,张逸.
冯友兰早晚期墨家观之比较[J]
.青年与社会,2013(3):328-328.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