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众审美文化与大学审美文化特征之比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众审美文化作为西方工业社会的舶来品,在中国迅速传播开,从而对大学审美文化造成冲击和影响。二者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具有某些相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作者
陈元龙
王艳芳
机构地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77-79,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大众审美文化
大学审美文化
特征
比较
分类号
G206.7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1-112.
2
路易·多洛.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
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引导[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
罗丹.艺术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5
靳淑梅.
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解放教育[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5-9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李其龙.解放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5,(8):21.
2
[3]黄志成.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75.
3
[5]Mark A.Clark.Some Cautionary Observations on Liberation Education.Language Arts;Apr 1990,67,4: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
4
[6]Mark A Clark.Some Cautionary Observations on Liberation Education[J].Language Arts,Apr 1990,67,4: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
5
[7]Liberation Educationt An Interview with Ira Shor[J].Language Arts,Volume 67,Number 4,April 1990.
共引文献
22
1
张文静.
解放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观[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3):20-23.
被引量:1
2
操奇,邱观建.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前唯物史观批判[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429-433.
被引量:2
3
孙毅,徐莹.
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中国科技博览,2011(12):184-184.
4
雒新艳.
实践:现实人超越观念人、感性人的节点——再议马克思人性理论的当代意义[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1):1-4.
被引量:2
5
陆正林,朱永新.
教育追求幸福的两种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2011(6):16-20.
被引量:3
6
赵凤平.
“认识你自己”:人的本质和价值[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52-56.
7
黄秋生.
“思辨哲学的批判”的批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文本耕耘[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40-43.
8
黄宗静.
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66-67.
9
杨军,姜霁青.
论马克思新反映论的客观性和主体性[J]
.保定学院学报,2012,25(3):24-27.
10
尚党卫.
从理性逻各斯世界到感性逻各斯世界[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73-7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8
1
李培林.
读图时代与教育技术创新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12):29-30.
被引量:14
2
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1.
3
弗洛伊德.论升华[M].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张唤民,陈伟奇,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170.
4
[美]吉妮·斯克特:脱口秀: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威力与影响[M].苗棣,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249.
5
爱欲与文明[M].[美]赫伯特·马尔库塞,黄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
[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王杰,等,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
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2.
8
张新华.
关于在课堂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情境创设[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2(5):48-52.
被引量:72
引证文献
2
1
张新宇.
谈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23-124.
2
王艳芳.
影视审美文化的品质特征[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86-88.
1
吕晗.
选秀节目中的大众审美文化[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1):99-100.
2
李文宁.
国产电视剧包装宣传策略的嬗变[J]
.当代电视,2013(2):70-71.
被引量:2
3
孙慧君.
浅谈收视率对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J]
.青春岁月,2012,0(2):70-70.
4
李建红.
微传播视野下的大众审美文化的重构[J]
.新闻研究导刊,2014,5(17):4-4.
被引量:1
5
王志扬.
浅谈影视创作现状与大众审美文化需求关系——以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3,0(2X):211-211.
6
赵鹏.
如何塑造符合大众审美文化的电视剧人物形象[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1):143-144.
7
李建红.
后现代广告对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及对策[J]
.传媒,2017(9):70-72.
8
王楠.
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及特征[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15(2):72-73.
被引量:11
9
Dennis Meadows,郑器.
同丹尼斯·米道斯的谈话——关于模型方法、极限和理解[J]
.科学与社会,1981(4):7-10.
10
欧阳友权.
数字图像时代的文学边界[J]
.中州学刊,2010(2):244-246.
被引量:8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