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传媒塑造河南形象的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良好形象是实力和素质的体现,对一个省来说,是得到社会肯定和信任的基础,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增强省内人士凝聚力和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形象是其客观条件和文化内涵的符号,是人们对媒介信息所构成模型的投影,是传媒通过对内和对外传播来影响人们对这一地域的印象。形象塑造与传媒影响力、传播策略关系紧密。
作者
朱云龙
机构地区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众传媒系
出处
《今传媒》
2011年第7期67-68,共2页
Today's Mass Media
关键词
传媒
形象塑造
影响力
传播策略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周志懿.
媒体竞争:传播力制胜[J]
.传媒,2006(8):49-51.
被引量:21
2
芦瑞,路红尊口俊华,陈慧,徐振江,张鸿飞开拓创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N].大河报,2008.10-15.
3
平萍,熊飞.重在持续破解四难主动融入继续向前一2011年省会新闻界新春座谈会召开卢展工主持并讲话[N].河南日报.2011-01-31.
4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一批判性的质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
27
1
易欣,郝慧媛.
新闻图像:展示媒体传播力[J]
.东南传播,2008(4):73-75.
被引量:4
2
沈广彩.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7):57-60.
被引量:8
3
刘福民.
学术传媒的特色创建与策划[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98-100.
4
罗倩.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中美对比看高校应对危机传播[J]
.新闻大学,2010(2):157-160.
被引量:4
5
王光祥.
提高地市党报舆论引导力[J]
.新闻前哨,2011(5):68-69.
6
施海宁,李梁.
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力[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6):47-50.
被引量:1
7
杨俊平.
有关内蒙古电台传播力建设的思考[J]
.中国广播,2012(4):54-56.
被引量:1
8
常凌翀.
浅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播[J]
.理论界,2012(6):157-159.
9
郭奇,张悦.
调侃“网事”引领“舆情”——河南电视台《打鱼晒网》栏目分析[J]
.今传媒,2012,20(10):13-14.
10
李奇.
大众传媒实现公众利益表达的问题与对策[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4(10):52-54.
同被引文献
25
1
丁志华.
“妖魔化”河南人背后的新闻真实性思索以及河南形象塑造[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S1):108-109.
被引量:2
2
吴小莉.
“中原崛起”——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谈河南崛起的思路[J]
.决策与信息,2005(8):11-13.
被引量:4
3
周志懿.
媒体竞争:传播力制胜[J]
.传媒,2006(8):49-51.
被引量:21
4
李巍,陆林.
符号营销:市场营销模式的新视角[J]
.现代企业教育,2007(12X):52-53.
被引量:2
5
刘路.
论城市形象传播理念创新的路径与策略[J]
.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1).
被引量:36
6
魏少华.
近十年河南媒介形象塑造反思[J]
.新闻爱好者,2010(7):6-8.
被引量:8
7
陈柳钦.
城市形象的内涵、定位及其有效传播[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32(1):62-66.
被引量:80
8
左雪梅.
探寻中原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河南省大众传媒传播中原文化收视效果调查与分析[J]
.新闻爱好者,2011(2):30-31.
被引量:6
9
宋奕勤,范蓓.
城市品牌形象的符号化传播基础理论研究[J]
.中国艺术,2012(1):146-146.
被引量:3
10
代云,徐幼萍,袁永飞.
论河南形象建设的务实发展之路[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1):66-7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姜一梅.
品牌传播视域下的郑州市城市形象定位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7):121-123.
被引量:1
2
李建伟,杜彬,李天姣.
河南形象符号传播探析[J]
.中州学刊,2014,0(8):173-176.
被引量:6
3
姜一梅.
微信广告在省域形象传播中的作用探析——以河南形象为例[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6):74-76.
被引量:1
4
张潇予.
数字沈阳地域文化符号体系构建与品牌传播策略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4):19-26.
5
姚懿真.
河南形象重新建构中影视作品作用探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10):85-87.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张利敏.
河南文化在美国的传播状况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4):10-11.
被引量:1
2
李卓娢.
信阳城市形象符号传播问题与对策[J]
.新闻传播,2017(9):43-44.
3
胡志超.
新媒体环境下中小城市形象传播的困境与体系重塑[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53-156.
被引量:4
4
李秀伟.
对外传播媒介建构河南形象的话语资源--以China Daily英文网站2018年的报道为例[J]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0,22(3):79-89.
5
李秀伟.
品牌、修辞、媒介、话语:地区形象研究的四种进路[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3):40-47.
被引量:1
6
司罗红.
区域软形象提升路径研究——以河南语言形象为例[J]
.河南社会科学,2021,29(12):112-120.
被引量:4
7
朱诗花,曾建松.
美国媒体中的湖南省域形象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22,41(4):103-108.
被引量:1
8
赵晓静.
浅析如何利用新媒体创新城市形象的传播[J]
.科技经济导刊,2016(6).
被引量:1
1
刘晓林,马震刚.
劳模形象与媒体的宣传策略[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106-108.
被引量:1
2
田宜龙.
为“豫花”正名的前前后后[J]
.新闻爱好者,2005(1):15-15.
3
施中阳,宋晓冰,关艳霞.
抓住重点 突出特色——河南台狠抓“河南新形象宣传工程”[J]
.当代电视,2002(1):78-79.
4
王庭荣.
论科普期刊的定价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z1):59-62.
5
佀庆谭.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媒体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J]
.西安社会科学,2011,29(2):47-49.
被引量:2
6
刘小燕.
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J]
.国际新闻界,2002,24(2):61-66.
被引量:213
7
韩晓梅.
传媒的品牌经营[J]
.新闻前哨,2012(4):84-85.
8
张利敏.
英语国家媒体中的河南形象[J]
.新乡学院学报,2015,32(11):40-42.
9
袁野,任飞帆.
传媒塑造国家形象浅析[J]
.青年文学家,2010,0(9X):226-227.
被引量:1
10
袁野,任飞帆.
传媒塑造国家形象浅析[J]
.青年文学家,2010,0(11X):247-248.
今传媒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