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城市生态象征性治理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10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改革开放较为明晰地表现为两大运作路径:城市化和工业化,通过工业化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实现了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当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亦为工业化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实现载体。然而,现行的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囿于技术理性泥潭,无法自拔,虽带来巨大的建设成果,却也陷入了生态环境普遍性恶化的窘境。因此,如何对城市生态问题进行有效治理成为学界、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杨华锋博士、刘祖云教授以地方性知识在传统社区所表现出来的生态价值为分析视角,探寻了遏制消费型生态危机、塑造和谐城市的不竭源动力。余敏江副教授从利益视角出发,探讨了城市生态象征性治理的形成机理及其消极影响。施从美副教授则从政府购买生态公共服务视角,探讨了政府在生态治理上的失灵及化解之策。沈承诚讲师从理念、利益和行为三个维度分析了"都市圈"区域生态治理失灵的根源,并探讨了应对之策。上述论文成果虽存在视角和知识结构的局限,部分观点亦值得商榷,但瑕不掩瑜,作者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示。城市生态问题的治理研究方兴未艾,希望更多学者积极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
作者 余敏江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5,共4页 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2009年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型政府职能及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09JJD840015) 苏州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生态型区域(苏南)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H·布雷塞斯,M·霍尼赫,张蓉燕.政策效果解释的比较方法[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7,4(2):115-134. 被引量:42
  • 2Bengt Holmstrom, Paul Milgrom, "muhitask Principal-Agent Analyses. Insentive Contracts, Asset Ownership, and Job Design",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7( 1991 ).
  • 3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 4欧文·拉兹络.人类的内在限度.对当今价值,文化和政治的异端的反思[M].黄觉,闵家胤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 5Merwan., Brennan and Buchanan' s Leviathan models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ume 27, Issue 4( 1990 ).

共引文献48

同被引文献121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4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