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国广东针灸医籍考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国时期的广东针灸医学在摸索中前行。本期广东针灸医家医籍有周仲房的《针灸学讲义》、梁湘岩的《针灸科讲义》、曾天治的《科学针灸治疗学》等等,对这部分内容的挖掘整理,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研究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的发展,并为现代针灸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
刘芳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研究》
2011年第6期72-74,共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基金
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2010年度课题(编号10Y82)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针灸学家
针灸医籍
文献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1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1
广东省文化厅.岭南针灸医家及其著作介绍[EB/OL].2007-09-25,http://www.gd.gov.cn/gdgk/lnwh/lnzy/2120709/t20070925—21072.htm.
2
刘小斌.广东中医育英才[M].广州:广东省卫生厅,1988:27.
3
周仲房.针灸学讲义[M].广州:广州中医药专门学校,1938.
4
吴粤昌.岭南医征录[M].广州:广州市卫生局,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广州分会,1984:212.
5
曾天治.科学针灸治疗学·上册[M].香港:科学针灸医学院,1940:25-26.
共引文献
16
1
许国敏,张横柳.
岭南名医易巨荪《集思医案》的学术思想[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4):336-338.
被引量:1
2
李群,李禾(指导).
清代岭南医家研究概述[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1):42-46.
被引量:1
3
何丽春.
略论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的研究价值与现状[J]
.新中医,2008,40(2):113-114.
4
李群,李禾.
清代广东中医医家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1):32-34.
被引量:3
5
黄张杰,施旭光,徐愈颖.
岭南医学及其医案整理概况[J]
.中药材,2009,32(4):644-647.
6
陈俊榕,刘小斌.
拯救苍黎超十万 算来桃李足三千——记近代岭南名医梁翰芬[J]
.中医药导报,2009,15(8):4-5.
7
孔祥华,刘小斌,裴芳利.
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简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3):291-296.
被引量:3
8
杨秋晔,余洁英,陈凯佳,刘成丽.
诊断名家梁玉瑜临证思想探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134-135.
9
饶媛.
岭南名医黎庇留医案学术思想初探[J]
.中医文献杂志,2011,29(3):35-37.
被引量:5
10
李凤娟,黄立萍.
岭南医学之冠心病学术及医家临证举要[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105-10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13
1
夏有兵.
承淡安与《针灸杂志》[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175-177.
被引量:8
2
肖少卿.
针林巨星,一代宗师[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237-238.
被引量:2
3
潘文宇,林国华.
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3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2):20-21.
被引量:15
4
李永宸,赖文.
针灸除疫,绩载史册——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贡献[J]
.中国针灸,2004,24(12):873-875.
被引量:22
5
刘芳.
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在我国医学史的作用[J]
.中医文献杂志,2005,23(1):1-2.
被引量:4
6
林怡,戴铭.
罗兆琚《实用针灸指要》述要[J]
.广西中医药,2005,28(2):38-39.
被引量:10
7
韩兼善,韩兼思.
韩绍康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J]
.新中医,1989,21(10):8-11.
被引量:1
8
张永树.
澄江针灸学派传人苏天佑海外医教史迹[J]
.中国针灸,2005,25(6):443-444.
被引量:10
9
林怡,戴铭.
罗兆琚《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学术思想探讨[J]
.中国针灸,2005,25(7):505-507.
被引量:7
10
潘桂娟.
日本汉方医学的起源与兴衰[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2):712-715.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8
1
刘莹.
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岭南中医药文化研究探索[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0,44(1):48-51.
被引量:2
2
曲姗姗,黄泳.
针灸医家曾天治及其《科学针灸治疗学》[J]
.中国针灸,2012,32(9):848-851.
被引量:2
3
岗卫娟.
民国时期针灸医籍研究现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148-151.
被引量:4
4
李乃奇,刘小斌.
近代广东针灸名家周仲房[J]
.中华医史杂志,2013,43(6):380-382.
被引量:1
5
贾新燕,易玮.
岭南医学对针灸学的贡献[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2):192-194.
被引量:2
6
毕文卿,庄礼兴.
岭南针灸医家及其学术贡献研究述略[J]
.中国针灸,2014,34(6):611-614.
被引量:4
7
林诗雨,裴文娅,钱桂凤,李虹竹,赵玮璇,刘琨,林国华.
林国华教授临证应用岭南火针经验[J]
.中医药导报,2018,24(22):101-103.
被引量:15
8
黄玥滢,徐天成.
旅日针灸学者的回归对澄江针灸学派形成的意义[J]
.中医药文化,2024,19(1):63-74.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岗卫娟.
民国时期针灸医籍研究现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148-151.
被引量:4
2
林诗雨,裴文娅,钱桂凤,李虹竹,赵玮璇,刘琨,林国华.
林国华教授临证应用岭南火针经验[J]
.中医药导报,2018,24(22):101-103.
被引量:15
3
陈嘉雯,王正.
广西武鸣县出土针灸用具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8):26-27.
被引量:4
4
张树剑.
近现代针灸科学化实践与转向——以朱琏为中心[J]
.中国针灸,2014,34(10):1009-1015.
被引量:11
5
黄伟萍,李乃奇,刘芳.
岭南医家陈主平及其针灸著作述略[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4):772-774.
6
王琼.
中国近代针灸文献特点概述[J]
.国医论坛,2016,31(2):54-56.
被引量:3
7
林诗雨,李晶晶,裴文娅,曾婧纯,卢立宏,林国华.
岭南火针源流与应用述略[J]
.针灸临床杂志,2017,33(9):69-71.
被引量:34
8
王琼.
我国近代针灸史研究述要[J]
.中医文献杂志,2017,35(6):57-61.
被引量:1
9
陈陗,蒋琳.
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承淡安藏书整理研究[J]
.博物馆研究,2018,0(3):88-93.
10
王晓玲,陈惠珍,占巧芳,张桂兰,郭翠萍.
岭南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27):118-119.
被引量:5
1
肖淑华,魏连海,郭义.
关于针刺穴位组学研究的思考[J]
.中国针灸,2012,32(3):261-263.
2
岗卫娟.
民国时期针灸医籍研究现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148-151.
被引量:4
3
周然宓.
针灸医籍方位术语考[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7,21(4):32-33.
4
林莹.
浅析针刺神阙穴的可行性[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0):71-72.
被引量:1
5
张海峡,姚肖军.
关于针灸文献中对留针的论述[J]
.陕西中医,2014,35(10):1387-1389.
被引量:6
6
李阳,张立德.
浅析历代针灸医籍[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117-118.
被引量:1
7
于汪淞.
试谈针灸医籍关于得气的论述[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3):156-156.
被引量:2
8
徐媛,王超,康婧青,陈波,郭义.
盘针手法古今考[J]
.上海针灸杂志,2015,34(2):173-175.
被引量:2
9
岗卫娟.
民国时期中国针灸医籍数量考[J]
.中华医史杂志,2013,43(5):303-307.
被引量:4
10
顾妙珍.
日本针灸医籍评述[J]
.杏苑中医文献杂志,1994(2X):44-44.
中医研究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