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梅州市幼龄油茶园间种大豆高效种植模式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梅州地区幼龄油茶园间种南方大豆"华夏5号"等新品种,经示范表明:在立地环境相同的条件下,连年间种的油茶比未间种的油茶在树体长势、土壤肥力方面都较好;同时,茶、豆间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又可增加大豆产量,达到了以短养长、促进农民增收,真正实现了"双丰产"的高效种植。
作者
杨柳平
机构地区
广东梅州农业学校
出处
《现代园艺》
2011年第7期35-36,共2页
contemporary horticulture
关键词
幼龄油茶园
南方大豆
间种
高效种植
分类号
S794.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130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85
参考文献
2
1
廖万有.
茶树的氮素营养与高产优质[J]
.广西热作科技,1999(3):1-2.
被引量:16
2
俞秀兰.
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232-234.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陈席卿(译)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资料室.日本茶园土壤和肥料[M].,1982.41-46.
2
杨贤强.茶树氮素代谢特点的生理生化基础[J].福建茶叶,1987,(1):11-14.
3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树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82.324-334.
4
程启坤.茶化浅析[M].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情报资料室,1982.111-117.
5
吴洵.关于同位素N^15研究茶园氮素平衡问题(一)[J].土壤通报,1983,(2):45-47.
6
王明庥.林业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20-206.
7
韩宁林.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林业科技开发,2000,14(1):10-13.
被引量:67
8
韩宁林.
我国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选育与应用[J]
.林业科技开发,2000,14(4):31-33.
被引量:24
9
黎章矩,施拱生,吴德华.
油茶生育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
.经济林研究,1992,10(1):21-26.
被引量:35
共引文献
52
1
夏建国,李静,巩发永,吴德勇.
不同氮肥种类和用量对川西蒙山茶品质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3):130-133.
被引量:6
2
叶秋萍.
肥料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技术,2007(1):26-28.
被引量:20
3
郑丽燕,侯玲利,陈炎辉,郭雅玲,卓晶晶,王果.
福建铁观音茶园土壤氮素状况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2):225-229.
被引量:13
4
徐伟林,潘献松,阙长生.
松阳县油茶发展目标及栽培管理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48-149.
5
袁德义,谭晓风,邹锋,崔明杰,梁玉琴.
油茶花粉生活力检测方法比较[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4):10-12.
被引量:20
6
陈启树.
庆元县油茶开发利用和栽培管理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50-151.
被引量:2
7
陈德任.
景宁县九龙乡油茶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87-87.
被引量:8
8
张火旺.
莲都区油茶低产林改造及栽培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249-249.
被引量:5
9
胡炉魁.
油茶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5):40-41.
被引量:10
10
刘君昂,潘华平,周国英.
油茶产量与密度模型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2010(5):77-80.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30
1
何文社,方铎,杨具瑞,杨胜发,刘有录.
试论水土保持在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24-28.
被引量:7
2
奚如春,刘胜,龚春.
高品质油茶新品种经济性状指标的定量评价[J]
.江西林业科技,2004,32(4):8-11.
被引量:25
3
张日清,李建安,刘友全,王承南,闻丽,汪灵丹.
DH育种技术及其在油茶品种改良中的研究现状[J]
.经济林研究,2004,22(4):71-75.
被引量:27
4
何方,何柏,李忠海,张日清,戴建成,孙永凡.
茶油产品品质等级标准制订说明[J]
.经济林研究,2004,22(4):105-108.
被引量:43
5
齐鑫山,丁卫建,王仁卿,聂岩,田明英.
果园间种白三叶草对土壤生态及果树生产的影响[J]
.农村生态环境,2005,21(2):13-17.
被引量:50
6
魏浙杭.
油茶林套种效益分析[J]
.浙江林业科技,1995,15(2):36-37.
被引量:26
7
俞秀兰.
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232-234.
被引量:38
8
张城,王绍强,于贵瑞,何洪林,张文娟,王伯伦,陈庆美,吴志峰.
中国东部地区典型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分析[J]
.资源科学,2006,28(2):97-103.
被引量:70
9
陈朝.
种西瓜节约成本新法——平阳镇瓜农应对农资涨价有新招[J]
.农家之友,2006(05S):14-14.
被引量:1
10
陕建伟.
麦茬种西瓜技术[J]
.山西农业(农业科技版),2006(6):15-1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4
1
王磊,陈永忠,王承南,王瑞,陈隆升,王金路.
生态栽培对油茶生长发育及环境影响研究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2012,39(3):61-63.
被引量:13
2
王瑞,陈永忠,杨正华,彭邵锋,杨小胡,罗健.
油茶林地水土保持经营技术措施[J]
.湖南林业科技,2012,39(5):123-125.
被引量:4
3
曾静,彭秀,李秀珍.
油茶林地间作研究[J]
.绿色科技,2013,15(2):51-52.
被引量:5
4
彭秀,曾静,李秀珍.
间作对油茶幼林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四川林业科技,2013,34(4):14-17.
被引量:21
5
郑仁,黄向东,周建武,陈强.
湘潭市油茶病虫害防治现状及策略[J]
.湖南林业科技,2013,40(6):88-90.
被引量:12
6
裴向阳,钟凤娣,张兵,陈颉颖,曾曙才.
广东省三种典型经济林地土壤性状和养分储量研究[J]
.经济林研究,2014,32(3):42-47.
被引量:5
7
熊利,孙颖,谷战英,雷小林,任骏,李建安.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2015,33(2):82-85.
被引量:17
8
查钱慧,杨亚慧,黄永芳.
两种间种对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5,44(2):130-134.
被引量:11
9
姜智慧,谢永水,张文斌.
不同套种模式对产前期油茶树体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2019,44(3):39-41.
被引量:3
10
余彬情,万文勇,翟长敏.
幼龄茶园间套种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科学实验,2019,0(32):74-75.
二级引证文献
85
1
张发游.
林地人工种植岗梅初期效果分析[J]
.林业勘察设计,2023,43(3):69-71.
2
张云坤.
海信大屏幕彩电故障速修[J]
.电视机维修,2000(S01):23-24.
3
管天球,蒋石红.
科学发展给力油茶产业发展方式转变[J]
.湖南林业科技,2013,40(4):82-85.
被引量:2
4
彭秀,曾静,李秀珍.
间作对油茶幼林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四川林业科技,2013,34(4):14-17.
被引量:21
5
柏明娥,洪利兴,沈建军.
油茶林种植决明对土壤生态和油茶生长的影响[J]
.山东林业科技,2014,44(1):28-30.
被引量:12
6
何慎,李恂,何赞波,周修权.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
.湖南林业科技,2014,41(2):52-55.
被引量:7
7
刘德波,宋盛英,吴朝斌,龙和珍,司敏淑,潘光文.
黔东南州油茶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J]
.农技服务,2014,31(8):94-95.
被引量:4
8
柏明娥,曾岳明,刘跃钧,陈秀娟,洪利兴,黄宏亮.
美丽胡枝子对油茶林地土壤肥力和水土保持作用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2014,34(4):68-71.
被引量:5
9
余红英.
落叶经济林黄花梨林下套种油茶试验初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4,43(4):318-320.
被引量:2
10
姜成英,陈炜青,吴文俊,赵梦炯,苏瑾.
甘肃油橄榄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J]
.经济林研究,2014,32(4):165-169.
被引量:10
1
邓光明,钟秀娜,余冬玲,赖国新,丘潼开.
梅州地区有机茶栽培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2004,31(5):64-66.
被引量:1
2
刘蕊,杜小珍,钟进良,饶小珍,温清英,张雄基,马瑞丰.
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2(4):209-209.
被引量:5
3
赵仁发,张在忠,朱伟宗,戴伟林,刘畅庆,杨柳平,罗小娃.
铁皮石斛引种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94-95.
被引量:6
4
赵知维,方永阳,方向亮,方达福.
桃树流胶病发生与立地环境的关系[J]
.现代农业科技,2012(4):219-219.
被引量:9
5
石汉祥,黄晓凤.
梅州地区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113-114.
6
华夏5号大豆[J]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9(4):39-39.
7
曹亚琴,程艳波,马启彬,杨存义,刘玉涛,年海.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华夏5号的选育[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3):22-23.
被引量:2
8
琯溪蜜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上)[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9(9):22-26.
9
侯秋菊,郝宽亮,张青运.
浅谈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栽培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1X):56-57.
被引量:1
10
李意心.
梅州经济林发展探讨[J]
.现代园艺,2008,31(2):4-5.
现代园艺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