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普罗科菲耶夫《第九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半音化技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九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半音化技法进行分析,揭示了普罗科菲耶夫如何在这一传统的调性音乐作品中融入20世纪作曲家们普遍使用的半音化进行这一非调性音乐材料,使该作品中调性因素与非调性因素共存,传统与现代相依、相托,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作者
唐勇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6-58,共3页
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关键词
半音化
平行进行
持续音
模进
调性无调性
分类号
J624.1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樊祖荫.
近现代和声中的平行进行[J]
.音乐研究,1985(2):13-21.
被引量:9
2
[俄]M.阿兰诺夫斯基编,张洪模等译《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226页.
共引文献
9
1
樊祖荫.
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三题[J]
.音乐研究,2010(4):28-33.
被引量:6
2
刘青.
中国音乐学院和声复调学科建设与发展[J]
.中国音乐,2010(4):72-76.
3
李瑞琳.
《彼得鲁什卡》第四幕手风琴改编曲研究[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4(4):82-95.
被引量:1
4
樊祖荫.
四、五度结构与二度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一[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2):3-14.
被引量:15
5
王安琪.
论马思聪《绥远组曲》中平行进行的应用手法[J]
.当代音乐,2018(10):93-95.
被引量:1
6
王翠华,王中余.
李斯特平行进行的形态特征及其功能指向[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0,38(1):93-103.
被引量:2
7
马学文.
樊祖荫五声性调式和声理论及其意义[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4):50-60.
被引量:1
8
唐吴琼.
《中国风格现代音乐视唱24首》的五声性特征与文化表达[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4):99-103.
9
樊祖荫.
线性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五[J]
.音乐研究,2003(2):84-93.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24
1
刘瑾.
埃里克·萨蒂的早期生活经历与音乐创作[J]
.中国音乐学,2002(4):48-60.
被引量:10
2
秦西炫.
回忆沃尔夫冈·弗兰克尔[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1):18-19.
被引量:4
3
许勇三,陈世宾.
20世纪音乐结构因素的主要特征[J]
.音乐研究,2001(2):55-61.
被引量:10
4
薛小明.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作曲技法研究[J]
.音乐研究,2001(2):62-66.
被引量:1
5
蔡红华.
论巴托克的音乐创作[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2):78-80.
被引量:2
6
唐勇.
贝尔格《钢琴奏鸣曲》(Op.1)的线形对位[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2):43-47.
被引量:1
7
叶松荣.
关于中国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特色的思考[J]
.音乐研究,2005(3):75-81.
被引量:29
8
汪琴.
钢琴音响的多元化表现——20世纪的钢琴敲击性音响分析[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1):103-112.
被引量:4
9
班丽霞.
从静水至狂澜——艾夫斯《斯托克桥边的霍斯托尼克河》分析[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5(1):64-69.
被引量:2
10
李小诺.
拱形结构在20世纪音乐中的体现[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119-12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邢逍航.
西方20世纪音乐研究在中国(2000-2015)[J]
.黄河之声,2020(2):81-8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毛岚.
浅析德彪西为何将东方文化融入音乐[J]
.艺术评鉴,2020(20):1-3.
1
李娜.
灵感来自“多声”──谈铜鼓奖获奖歌曲《壮乡印象》[J]
.艺术探索,1998,12(1):86-87.
被引量:1
2
龙明洪.
论调外和声[J]
.艺术探索,1988,2(2):19-33.
3
石磊.
平行和声的“历史”与“风格”的研究——以李斯特与德彪西的作品为例[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5(1):72-78.
被引量:3
4
樊祖荫.
中国多声部民歌的织体形式研究[J]
.艺术探索,1991,5(1):1-10.
被引量:10
5
汪胜付.
德彪西的管弦乐《牧神午后》[J]
.乐器,2005(12):38-39.
6
保钿,卢松.
独生子女好处多[J]
.歌曲,1996,0(9):54-55.
7
缪天瑞.
欧洲音乐的和声发展述要(上)[J]
.中国音乐学,2001(4):5-28.
被引量:11
8
孙娟.
非调性在新时期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运用选析[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3):139-144.
9
杜兆植.
史诗在幻景中闪光——听永儒布为潮尔、埙、英国管及男声所写的音乐《蜃潮》[J]
.音乐爱好者,1992(4):14-15.
10
王如意.
声乐套曲《冬之旅》中调性的象征意义[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4):77-78.
被引量:1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