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搜寻理论”到“失业”释解与政府经济对策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传统劳动经济学的供需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一系列理想市场假设之下的,现实市场中存在的交易成本使其无法解释劳动市场出现的"高失业、高职缺"现象。201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彼得.戴蒙德、戴尔.莫滕森和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突破了传统劳动经济学研究框架,创造性地发展了"搜寻理论",并将其高度模型化,应用于失业率问题研究,大大推动了劳动经济学的发展,为政府干预解决高失业率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导。本文重点梳理三位获奖者的学术贡献,并阐述该理论对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借鉴意义。
出处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7-133,共7页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基金 中央财经大学学科建设基金 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220) 中财121人才工程青年博士发展基金的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二级参考文献61

  • 1高洪忠,任燕燕.二维GPSJ分布类及其在保险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2004,12(5):30-34. 被引量:5
  • 2伊兰伯格 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 3[1]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2.
  • 4[2]坎贝尔·R·麦克南等.当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 5[3]萨尔·D·霍夫曼.劳动力市场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
  • 6[6]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 7[7]Albrecht J W,B Axell.Anequilibfium Model of Search Employmen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4,92.
  • 8[8]Birger Wernerfelt.General Equilibrium with Real Time Search in Labor and Prlduct Marke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8,9 (4).
  • 9[9]Bontemps C.,J M Robin,G J van den Berg.Equilibrium Search with Continuous Productivity Dispersion:Theory and Non-parametric Estimarion[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0,41:305-358.
  • 10[10]Call J J.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Job Searc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Vo184,pp113-126.

共引文献35

同被引文献38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