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唐代都邑的钟楼与鼓楼--从一个物质文化侧面看佛道两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钟楼和鼓楼,是中国古代都邑当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景观。在当代社会民众的一般印象中,当这两座建筑成对组合配置时,通常是钟楼居东,鼓楼在西,常言所说"晨钟暮鼓",正与这种东西方位相对应。然而,若是追溯它的历史渊源,则可以看到,这种配置形式并不是亘古不变的传统,而是唐代以来佛教在全国各地普遍兴盛之后才逐渐形成的现象。首先是在唐代世俗社会的建置当中,以东鼓西钟作为定制,而佛寺则以东钟西经作为定制,佛寺的制度并且迅速为道观所仿效。至南宋时期,在一部分介于世俗建置与道教宫观之间的祠庙当中,率先出现了融合仙凡两界的东钟西鼓对置形式,情况开始发生改变。紧随其后,元朝在道观中比较普遍地采用了这种新的布局形式。进入明代,它又被佛寺接纳成为通行的定制,并在清代发展成为佛、道两教和世俗三界共同行用的钟、鼓楼配置准则。
作者 辛德勇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37,共18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关键词 钟楼 鼓楼 都邑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杨奂.《还山遗稿》卷上《汴故宫记》,民国张钧衡刻《适园丛书》本,第2页b.
  • 2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卷五《地理考》下并所引明龚懋贤撰《钟楼碑记》,1936年铅印本,第2页a-3页a.
  • 3刘喜海.《金石苑》之宋王咸久撰《宋灵峰院钟楼记》,清道光二十八年刘氏来风堂原刻本,第l页b.
  • 4陈同滨等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大图典》上册上卷《坛庙寺观》所收录之明葛寅亮撰《金陵梵刹志》天启刻本插图“鸡鸣寺右景”,第188页.

同被引文献33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