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半岛城市群与济南都市圈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从山东统计年鉴得来的和计算出的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技术,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别构建了创新基础能力模型、知识创新能力模型以及技术创新能力模型,然后得出三个模型关于山东17地市的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山东省内半岛都市圈和新建立的济南都市圈关于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由于济南都市圈刚刚建立,目前对其研究不多,而对于山东省内都市圈的创新能力比较研究更为少见,因此这是本研究的创新点所在。
作者
薛敬
杨伟宁
李爱宁
宋建刚
机构地区
烟台南山学院
临沂职业学院
华电集团龙口百年电力
出处
《商情》
2011年第20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章豹,徐枞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
.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被引量:147
2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冲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
吴显英.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因子分析[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24(2):233-236.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吴晓波,李冬琴,李靖华.
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2):37-40.
被引量:29
2
.中国统计年鉴199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4
周献中,郭钟,孙斌.
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J]
.科技与经济,1999,12(3):20-22.
被引量:6
5
唐炎钊,方旋,邹珊刚.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综合评估——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2):69-74.
被引量:52
6
蔡言厚,田金山,吴厚平.
大学科研定量评价指标设置若干原则的探讨[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5):76-80.
被引量:21
7
史宪睿,李兆友.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2):53-55.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68
1
连舒婷,陈远宏.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福建省5所“双高计划”院校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29):74-79.
2
段晓庆.
中原城市群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广东经济,2017,0(6X):6-7.
3
黄宝中.
高校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4).
被引量:3
4
党亚茹,赵铨劼.
基于科技创新的航空公司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6,24(z1):119-121.
被引量:1
5
冯英娟,翁娜.
吉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1):39-41.
被引量:4
6
刘书雷,吕蔚,韩琰.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及评价体系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8,26(S2):467-470.
被引量:24
7
吴靖.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
.黑龙江史志,2013(21):294-295.
被引量:1
8
陆根书,刘蕾,顾丽娜.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大学(研究),2007(10):57-63.
被引量:4
9
王仁祥,孙亚超.
城市金融竞争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2):45-48.
被引量:24
10
石忆邵.
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J]
.中国科技论坛,2005(5):37-40.
被引量:22
1
徐建中,张春洋.
利用因子分析法评价我国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J]
.科技成果纵横,2006,0(4):28-29.
2
涂进荣.
关于福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型的探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26(12):29-32.
被引量:1
3
高俊莲,王海燕,王英龙,蔡俊芳.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5(29):110-111.
被引量:5
4
王联兵,刘小鹏,米文宝.
民族地区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以宁夏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2006(8):29-33.
被引量:2
5
姚丽霞,付乐明.
东北油气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11,11(5):10-13.
6
苏梽芳,胡日东.
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5(09X):181-182.
被引量:3
7
高慧,阳晓明,叶晓辉.
全国各地第三产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
.理论与改革,2008(3):148-150.
被引量:2
8
刘伟.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2):131-135.
被引量:83
9
张大伟.
中国葛洲坝集团:“两个模型”驱动企业科学发展[J]
.建筑,2017(4):57-60.
10
彭正龙,朱宏野.
开放式自主创新能力模型及测量体系探讨[J]
.经济论坛,2011(7):197-199.
商情
2011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