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以人为本”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演绎和现代阐释,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光辉典范。本文试从价值主体、实现路径和目标诉求三个方面入手,探析"以人为本"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作者
易珺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福建党史月刊》
2011年第10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中国化
理论贡献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李晓芹.
试论“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5):79-81.
被引量:1
2
蒋国海.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观[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3):81-84.
被引量:3
3
胡锦涛.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求是,2008(24):3-16.
被引量:110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001).
5
冷溶,汪作玲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人民出版社,2000.
7
马克思 著,刘丕坤.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81页、第287页、第77页.
2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23页.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第37页,第15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上)第187页.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61-162页.
7
.《邓小平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1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M].,.第442页.
9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10
《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139、143、143、144、144、145、383—391、373、373-375、375-377、377-378、381、388、395、151-152、286、286、206-207、154、155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共引文献
111
1
曹普.
1978—20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深化和新发展[J]
.科学社会主义,2021(5):67-77.
被引量:1
2
陈波.
应客观评价社会主义前30年的经济成就[J]
.海派经济学,2019,0(3):23-42.
被引量:5
3
于贵平.
问题意识: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的历史逻辑与实践路径[J]
.党政论坛,2021(3):8-11.
被引量:1
4
杨承训,张新宁.
矛盾深层:两种市场经济的分水岭——评“更加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之“无为而治”论[J]
.海派经济学,2011,9(4):196-207.
被引量:2
5
陶玉泉.
力求把握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9,10(4):102-105.
6
李天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研究[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5(1):63-67.
被引量:1
7
程言君.
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原则 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J]
.探索,2009(2):9-12.
被引量:3
8
于艳丽.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5-8.
9
杨仕斗,张学俊.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好字优先的哲学思考[J]
.理论导刊,2009(6):51-52.
10
冯志峰.
普世价值:乌托邦与实托邦的对话——一种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与思考[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9-14.
1
王孝胜.
准确把握以人为本中“人”与“本”的科学内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6-7.
2
王晓春.
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
.南方医学教育,2005(1):8-9.
3
刘丹丹,王艳.
马克思主义人学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才智,2011,0(25):188-188.
4
赵卿.
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现代阐释[J]
.世纪桥,2009(7):81-81.
被引量:1
5
何建华.
人本思想的呼唤与构建——兼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J]
.江西社会科学,2010,30(9):208-211.
被引量:3
6
杨建毅,姚俭建.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J]
.中州学刊,2011(1):1-5.
被引量:1
7
杨金洲.
“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0):13-15.
被引量:1
8
夏冬麦.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西安社会科学,2010,28(4):117-118.
被引量:2
9
王学乐.
十八大报告人学浅议[J]
.学理论,2013(10):14-15.
10
马力昉.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核心理念[J]
.学理论,2010(1):20-21.
被引量:1
福建党史月刊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