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油田地下水地化特征及分析方法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油田地下水与油气共存于同一地质环境,具有不同于一般地下水的特征。本文从油田地下水的地化特征、分类方法、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等方面论述了油田地下水的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受到油田特有沉积环境影响,油田地下水通常在矿化度、离子分异和D函数上表现出明显特征;对油田地下水的分析应针对其特征选用合适的方法。本文对油田地下水的研究分析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作者
张兆虹
机构地区
东北石油大学科研处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18期76-76,共1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油田地下水
地化特征
分类
影响因素
分析方法
分类号
TE13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1
张金来.我国油田水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讨论.地质评论,1979,:64-69.
2
李贤庆,侯读杰,张爱云.
油田水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地质科技情报,2001,20(2):51-54.
被引量:59
3
刘崇禧.我国陆相盆地油田水化学特征及演变规律[J].石油实验地质,1982,4(2):130-137.
4
应丹琳,秦成明,李忠权,韩晓渝.
含油气性水化学特征指标及评价模型研究[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5,22(3):16-22.
被引量:4
5
李明,罗凯声.
地层水资料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
.新疆地质,2004,22(3):304-307.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黄福堂,张维芹,张国林,张宏志.
松辽盆地北部地层水中“指纹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的研究[J]
.地球化学,1993,22(2):136-145.
被引量:11
2
李伟,刘济民,陈晓红.
吐鲁番坳陷油田水地化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21(5):12-18.
被引量:21
3
李伟.
塔里木盆地油田水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类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6):30-35.
被引量:17
4
陈传平,梅博文,易绍金,马亭,蔡春芳.
地层水中低分子量有机酸成因分析[J]
.石油学报,1995,16(4):48-54.
被引量:16
5
李伟,李小地.
应用油田水地球化学及流体势追踪油气运聚途径[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6):34-37.
被引量:15
6
柯林斯AG 林文庄等(译).油田水地球化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
7
刘崇禧.我国陆相盆地油田水化学特征及演变规律[J].石油实验地质,1982,4(2):130-137.
8
汪义先.泌阳凹陷油田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石油实验地质,1983,5(4):298-303.
9
林九皓 文志刚.潜江凹陷油田水有机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1988,10(3):277-283.
10
文冬光,水-岩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理论及应用,1998年
共引文献
83
1
刘建伟,张哨楠.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田水特征离子及意义[J]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1):40-46.
被引量:15
2
付修根.
热液石油与金属成矿流体的形成[J]
.资源调查与环境,2005,26(2):114-119.
3
李廷伟,谭红兵,樊启顺.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下卤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
.盐湖研究,2006,14(4):26-32.
被引量:48
4
徐振平,梅廉夫.
川东北地区不同构造带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的关系[J]
.海相油气地质,2006,11(4):29-33.
被引量:28
5
樊启顺,马海州,谭红兵,李廷伟.
柴达木盆地西部典型地区油田卤水水化学异常及资源评价[J]
.盐湖研究,2007,15(4):6-12.
被引量:28
6
贾倩,赵彦超,方度,苗红波.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关系[J]
.地质科技情报,2008,27(2):63-67.
被引量:7
7
陈晓智,胡晓兰,邹拓,季春辉,何国良.
盆地流体与油气成藏基本关系[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34(6):50-52.
被引量:3
8
张文忠,林文姬,赵广民.
苏里格气田石盒子组地层水特征与天然气聚集[J]
.新疆石油天然气,2008,4(3):1-3.
被引量:6
9
王小欢,董亚萍,孟庆芬,边绍菊,冯海涛,李武.
南翼山油田水中锶的容量分析[J]
.分析试验室,2008,27(B12):322-325.
被引量:6
10
满红梅,叶加仁,李令喜,徐俊杰,王继立.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油田水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地质科技情报,2009,28(3):67-7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58
1
李慧莉,邱楠生,金之钧,何治亮.
塔里木盆地的热史[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5):613-617.
被引量:73
2
王宝清,张金亮.
古岩溶的形成条件及其特征[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6,11(4):8-10.
被引量:29
3
欧光习,李林强,孙玉梅.
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6,25(1):1-11.
被引量:108
4
王满学,王奎,刘雪锋,张建利.
用油田回注污水配制水基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J]
.石油钻探技术,2006,34(6):67-70.
被引量:19
5
彭洪超,张振生,刘社平.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盆地类型及板块运动特征[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41(6):711-718.
被引量:17
6
钱一雄,Conxita Taberner,邹森林,尤东华,王蓉英.
碳酸盐岩表生岩溶与埋藏溶蚀比较——以塔北和塔中地区为例[J]
.海相油气地质,2007,12(2):1-7.
被引量:69
7
杨胜来,魏俊之.油层物理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8
李治阳,廖梦霞,邓天龙.
合成硼酸钙的研究进展[J]
.无机盐工业,2007,39(11):4-7.
被引量:7
9
方永秋. 当量浓度与摩尔浓度的换算[J]. 河北农业科技,1993(12).
10
Luwang Chen,Xiaoxi Yin,Wenpin Xie,XiaoqingFeng. Calculating groundwater mixing ratios in groundwaterinrushingaquifer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stable isotopes(D,18O)and hydrogeochemistry,Nature Hazards,2014.
引证文献
4
1
吴萌,陈雁南,李强,王章河.
水中常见离子对水基压裂液性能影响的研究[J]
.石油化工应用,2014,33(8):61-64.
被引量:6
2
黄宁曼,苏关东,李宫晟.
C语言程序设计在油层物理学中的应用——以苏林分类法为例[J]
.石化技术,2016,23(6):227-228.
3
杨磊磊,陈冬华,于林姣,刘建良.
成岩早期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为例[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0,39(4):843-852.
被引量:9
4
刘海波,王健,王猛,吴乐军,周明高.
电缆取样地下水苏林分类法修正及应用[J]
.地下水,2020,42(5):30-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蒋昊琳,王顺武,杨明全,葛丹,张振超.
羧甲基羟丙基胍胶的制备及其水溶液的流变特性研究[J]
.能源化工,2016,37(4):32-36.
被引量:3
2
管保山,梁利,程芳,刘静,薛小佳,胥云.
压裂返排液取水应用技术[J]
.石油学报,2017,38(1):99-104.
被引量:16
3
袁学芳,卜涛,刘举,陈馥,吴红军,罗米娜.
塔里木油田酸压返排液重复利用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7,46(3):73-77.
被引量:5
4
高峰,程芳,李强,廉玉起,邓卫珍.
长庆气田胍胶返排液离子处理剂RXM-1研究与应用[J]
.石油化工应用,2017,36(12):14-17.
被引量:2
5
陈新建,康定宇,石升委,杜佳佳,屈撑囤,李彦,鱼涛.
硼含量对压裂液特性的影响[J]
.石油化工应用,2018,37(2):19-23.
被引量:3
6
刘建良,刘可禹.
碳酸盐岩地层完整性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定量评价:来自地层正演模拟的启示[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51(1):150-158.
被引量:6
7
尚墨翰,赵向原,曾大乾,游瑜春.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进展[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28(5):32-49.
被引量:11
8
王健,庞宇晗,操应长,王新桐,谢明峰.
塔里木盆地石灰窑露头区寒武系碳酸盐岩断控岩溶储层的形成机制及指示意义[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5(5):1-12.
被引量:8
9
申金伟,袁文奎,赵健,陈磊,李梦,孙厚台.
用返排液作基液的压裂液配方研究[J]
.钻井液与完井液,2022,39(2):241-247.
被引量:3
10
李峰峰,叶禹,余义常,郭睿.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进展[J]
.地质科技通报,2023,42(1):170-190.
被引量:7
1
封猛,肖辉,胡广文,王倩,张俊明,王福升.
基于D函数鉴别地层水的方法与应用[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4):117-119.
被引量:3
2
刘蕊娜,陶文.
大庆油田高效降解石油微生物的筛选[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31(4):143-145.
被引量:2
3
陈鸿汉,任仲宇,刘荣芳,刘菲,张国臣.
某油田地下水污染特征及其机理分析[J]
.地学前缘,2008,15(4):178-185.
被引量:4
4
楼章华,李梅,金爱民,朱蓉,田炜卓,张慧婷.
松辽盆地油田水化学的垂直分带性[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30(2):195-202.
被引量:14
5
周文,陈文玲,邓昆,邓虎成,王浩,周秋媚.
陆相页岩油气地层油气相态的确定方法初探——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为例[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0(6):640-647.
被引量:7
6
Amba.,AK,凌建军.
热采井试井设计及解释[J]
.国外油气科技,1995(2):34-45.
被引量:1
7
张建球,米中荣,周亚彤,饶轶群.
滨里海盆地东南部盐上层系油气运聚规律与成藏[J]
.中国石油勘探,2010,15(5):58-62.
被引量:22
8
杨帆,谌贵辉,谌海云,宋日生.
超声导波在管道检测中信息处理分析研究[J]
.仪器仪表用户,2012,19(1):55-57.
被引量:7
9
梁才岭.
湖盆浊积扇沉积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2):3-4.
10
陈赓良,黄瑛.
酸化工作液缓速作用的理论与实践[J]
.钻井液与完井液,2004,21(1):50-54.
被引量:29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