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凝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而凝血四项(PT、APTT、TT、Fg)是检测人体血液是否有凝血障碍的几项重要指标。因为检测的是具有酶活性的凝血因子,这些活性的凝血因子影响因素较多,
作者
张永爱
付林金
机构地区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出处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271-272,共2页
Experimental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关键词
凝血四项
室内质量控制
实验室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7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王开军.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探讨.临床检验与实验室设备,2009,11(4):29-30.
2
熊立凡,李树仁编.临床检验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
3
顾可梁.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J]
.临床检验杂志,2003,21(4):246-246.
被引量:58
4
杨继明,张爱华,肖中华,戴惠珍.
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1):75-75.
被引量:15
5
李秀兰,於兰娅.
凝血试验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404-405.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
共引文献
97
1
门自起,陈宏安,张红,兰峰.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必要性[J]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7):666-667.
被引量:8
2
王志尊.
浅谈加强检验科与临床之间沟通的重要性[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9):338-339.
3
徐凤艳.
临床检验医学工作应注重的若干问题[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8):937-938.
被引量:1
4
郑磊,王前,王淑娟,曾方银.
多渠道培养高素质检验医师[J]
.检验医学教育,2003,10(3):32-34.
被引量:6
5
张莉萍,康格非.
从检验医学两翼队伍的建设谈学科人才的培养[J]
.医学教育探索,2006,5(5):427-428.
被引量:2
6
姚磊.
从检验医师的定位谈检验本科生实习教学[J]
.医学教育探索,2006,5(5):429-430.
被引量:11
7
陈章权.
对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319-320.
被引量:16
8
林一民.
重视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7):667-668.
被引量:7
9
钟万芬,唐小勇.
浅谈检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的必要性[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50-3051.
被引量:1
10
薛翠娥.
医学检验专业“专升本”教学的设想与尝试[J]
.医学与社会,2006,19(12):46-4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
1
边红放,王晓青.
凝血四项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653-1654.
被引量:20
2
Mischke R,Junker J, Deegen E. Sensitivity of commercial prothrombin time reagents to detect coagulation fac tot deficiencies in equine plasma[J]. The Veterinary Journal, 2006,171 ( 1 ) :69-70.
3
赵晶,葛存兴,张凤侠.
孕妇临产前(38周后)凝血四项检查结果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82-82.
被引量:8
4
李秀兰,於兰娅.
凝血试验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404-405.
被引量:12
5
杨继明,张爱华,肖中华,戴惠珍.
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1):75-75.
被引量:15
6
王润琴,李美英,杨海青.
25℃室温下不同保存时间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1(1):13-14.
被引量:4
7
苏伟雄.
浅析凝血实验检测的影响因素[J]
.中国卫生产业,2011,8(6):40-41.
被引量:5
8
申卫和,黄倩.
凝血四项标本室温条件下不同时间检测对结果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2,23(4):87-88.
被引量:8
9
张志源.
凝血功能检测影响因素的观察[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8):985-986.
被引量:6
10
马海玲,刘方鹤,黄金英,曹珍珍,沈淑波,荣静娟.
凝血四项检测应注意的问题[J]
.黑龙江医药,2012,25(2):309-31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张英波.
凝血机制检测的质量控制[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240-241.
2
徐思莉.
影响凝血试验结果的常规因素探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610-611.
被引量:1
3
李章勇,罗迪贤,林应标,颜复生.
CA7000血凝仪试剂盘上试剂使用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8):54-5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郭雪洋.
凝血试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4):280-281.
2
赵晖,李虓,张国军.
Sysmex CA1500血凝仪试剂放置时间对凝血象结果影响的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24):3624-3626.
被引量:2
3
范海月,芦慧霞.
qLabs~?手持快速电化学检测仪与Sysmex CA7000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四项的对比分析[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9,14(3):223-225.
被引量:1
4
季雄娟,陆胜.
缓冲液放置方式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2022,29(11):1211-1213.
1
赵红,赵艳.
护士在保证检验结果正确性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4):143-143.
2
左大鹏.
临床检验中分析后质量控制的措施[J]
.中国临床实验室,2002,1(2):32-33.
3
王兴宁,李静.
临床生化自动化分析后的质量控制[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1B):223-223.
被引量:1
4
杨淑杰.
分析前质量控质的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232-233.
5
陈冬珍.
非技术因素对分析后质量控制的影响及对策[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412-2413.
被引量:2
6
解学龙,逯心敏,刘玉兰,胡孝彬.
临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在分析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体会[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2):114-115.
被引量:5
7
戚光远,徐敬媛.
浅析实验室分析后质量控制[J]
.中外医疗,2008,27(16).
被引量:1
8
夏礼军.
重视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5):473-473.
被引量:14
9
王冬娥,李栓文.
浅谈分析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3,18(4):46-46.
被引量:4
10
黄青平,张文梅,李娟.
临床生化检验应重视分析后质量控制[J]
.医药前沿,2015,5(25):102-103.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