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成长创伤与家族史书写——谈新近出版的张爱玲自传小说《雷峰塔》《易经》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雷峰塔,张爱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易经,张爱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张爱玲自传小说《小团圆》带给读者的震撼余波尚在,其另外两部自传小说《雷峰塔》与《易经》又已"出土"(2010年9月,《雷峰塔》《易经》英文原著与中文译本分别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和台湾皇冠出版社同时推出;今年5月。
作者
杨联芬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76,共5页
China Book Review
关键词
《雷峰塔》
文艺出版社
《易经》
自传小说
张爱玲
家族史
书写
创伤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3
1
张瑞芬.童女的路途-张爱玲《雷峰塔》与《易经》.
2
王德威.《雷峰塔下的张爱玲-(雷峰塔)、(易经),与“回旋”和“衍生”的美学.
3
胡艳秋.
自足与自困--张爱玲人生与创作得失简论[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2):109-120.
被引量:3
4
张颐武.
打开二十世纪的记忆:张爱玲和《小团圆》[J]
.上海采风,2009(6):92-92.
被引量:1
5
张蕾.
论“故事集缀”型章回体小说[J]
.文学评论,2010(4):135-141.
被引量:6
6
王德威,王宇译.
雷峰塔下的张爱玲:《雷峰塔》、《易经》,与“回旋”和“衍生”的美学[J]
.现代中文学刊,2010(6):74-87.
被引量:26
7
许子东.
《小团圆》中的母女关系[J]
.新文学史料,2011(1):19-27.
被引量:4
8
许子东.
张爱玲晚期小说中的男女关系[J]
.文学评论,2011(2):89-96.
被引量:7
9
李宪瑜.
张爱玲“自传三部曲”与所谓“晚期风格”[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2):50-63.
被引量:4
10
高全之.
《雷峰塔》与《易经》的遗民态度[J]
.现代中文学刊,2013(5):34-3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袁昊.
回忆与成长:张爱玲“自传小说三部曲”叙事研究[J]
.励耘学刊,2020(1):286-303.
2
易相鸥.
不能承受的回忆之重——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角度解读张爱玲《雷峰塔》、《易经》[J]
.文教资料,2012(34):66-69.
3
陈娇华.
温情回溯与冷漠清算——张爱玲《易经》与《小团圆》的比较研究[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3):53-6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朱妤双,戚涛.
难以为继——张爱玲小说中怀旧 书写的退变[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1):101-110.
2
景晓莺.
从回避型依恋到活出真我——解读《小团圆》中九莉的心理模式[J]
.粤海风,2024(3):84-92.
1
资讯[J]
.全国新书目,2010(19):4-7.
2
资讯[J]
.全国新书目,2009,0(5):4-5.
3
张爱玲最后长篇小说《小团圆》出版[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4):3-3.
4
读者称张爱玲遗作引审美疲劳[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10):2-2.
5
约翰·克劳利,魏靖仪(译).
他方世界[J]
.当代外国文学,2014,35(3):14-14.
6
热读[J]
.中外书摘,2009(6):93-93.
7
李伟.
记者,以提问为生[J]
.新闻战线,2011(10):73-73.
8
中文新书推荐[J]
.出版人,2016,0(3):66-67.
9
2009年台湾出版纪事[J]
.出版参考,2009(24):40-40.
被引量:1
10
有来信[J]
.花样盛年,2016,0(2):14-14.
中国图书评论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