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追溯中医古典文献,研究学习中医胃气理论及保胃气学说的源流,进一步认识到胃气的重要作用,正所谓"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同时,本文还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阐述了胃气理论,结合中医整体观念,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
戚淑娟
贾建伟
机构地区
广州市中医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研究》
2011年第7期5-7,共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关键词
胃气学说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5
1
陆明,吾买尔江.
胃气理论的源流[J]
.新疆中医药,2010,28(4):1-3.
被引量:3
2
杨小清.
论胃气学说与肠外和肠内营养[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11(6):343-345.
被引量:6
3
董玉华.
“胃气”对成年人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J]
.蛇志,2009,21(1):13-14.
被引量:4
4
金华,张蕾蕾,金钊.
从危重症胃肠保护看中医保胃气的意义[J]
.医学与哲学(B),2009,30(12):37-38.
被引量:12
5
周岁锋,郭应军,汤双齐.
胃气理论在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67-136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黄莚庭.
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胃肠功能衰竭和应激性溃疡[J]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1):1361-1363.
被引量:12
2
任小红,朱海利,易银沙,吕媛.
营养支持疗法在婴幼儿重症肺炎转归中的作用[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0(6):711-713.
被引量:10
3
时兢,宋秀琴,陆荣国,俞娅芬,陈鸣宇,衡军峰,王烨.
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1):14-15.
被引量:33
4
邢玉瑞.
胃气概念及其理论的发生学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6):409-411.
被引量:9
5
周秀红,张灵恩,陆铸今,陆国平.
危重患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的病因、死亡危险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4):339-342.
被引量:19
6
闻之梅 陈君石(译).现代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86.
7
蔡东联.现代饮食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7.
8
Ewig S,Torres A. 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J]. Clin Chest Med, 1999,20 : 575-587.
9
广东中医学院 中医研究院.中医名词术语选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42.
10
董德懋 陆寿康 段荣书.脾胃学说初探[J].中医杂志,1980,21(5):6-10.
共引文献
27
1
茹清静.
胃气理论的内涵与外延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6):804-809.
被引量:8
2
邢玉瑞.
胃气概念及其理论的发生学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6):409-411.
被引量:9
3
杜安民.
益胃通腑法配合西药治疗肺性脑病4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08,14(5):30-31.
被引量:3
4
茹清静,徐珊.
略论“胃气”评估与慢性肝衰竭的防治[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6):544-545.
被引量:13
5
杨敏春,张召才,吴佐剑,蔡国龙,胡才宝,许雅萍,严静.
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不同中医证型的胃肠激素水平比较[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01-2003.
被引量:5
6
周开国,何桂珍.
中西医结合与临床营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3):241-245.
被引量:4
7
段煜,张俊,战丽彬,林原,唐泽耀.
胃肠调节类中西药对胃肠道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J]
.医学与哲学(B),2011,32(1):52-54.
被引量:5
8
金华,金钊,张蕾蕾.
基于胃肠激素观点的高血压发病机制思考[J]
.医学与哲学(B),2011,32(6):33-34.
被引量:11
9
冯兴志,马淑红,吴越,杨涛,李浩.
“保胃气”思想在中医药治疗中的应用[J]
.吉林中医药,2012,32(8):788-790.
10
冯悦.
小议“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J]
.光明中医,2012,27(12):2404-2405.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59
1
李花,卜海龙,罗迪.
从《孙子兵法》看中医“保胃气”[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6):203-204.
被引量:4
2
茹清静.
胃气理论的内涵与外延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6):804-809.
被引量:8
3
曾岛,吴娟环,黄岸佳,陈立朋.
参麦注射液对脓毒血症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S1):118-119.
被引量:9
4
周本善.
临证治病 顾护胃气——《内经》胃气理论的临床运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7(9):32-34.
被引量:1
5
路军章,杨明会.
胃气理论探析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原则[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4):201-203.
被引量:23
6
王宏伟,陆江阳.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5,26(6):490-493.
被引量:7
7
肖丹,吴润秋.
浅论《内经》胃气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2):19-21.
被引量:16
8
Liver Failure and Artificial Liver Group, Chinese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肝衰竭诊疗指南[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9):643-646.
被引量:830
9
王天芳,杨维益.
“脾主肌肉”的实验研究进展[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22-24.
被引量:16
10
卢秉久,阎斌,杨新莉.
气机理论在中医临床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4):674-67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8
1
李鲲,张金兰,王梅梅,张伟杰,门九章.
门九章从顾护胃气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J]
.湖北中医杂志,2020(3):8-10.
被引量:2
2
王威,贺凡,王雄文.
“有胃气则生”的肿瘤预后观[J]
.中医药导报,2018,24(22):33-35.
被引量:12
3
许小泰,谢炜.
从气机失调辨治老年性痴呆[J]
.河南中医,2015,35(3):463-465.
被引量:7
4
蔡杭里.
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使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6):191-192.
被引量:1
5
赵曼,陈育忠.
浅析中医“胃气”理论在胃肠疾病手术前后的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17,26(8):1394-1396.
被引量:2
6
梁得稳,李亚楠,高望.
浅析胃气学说与肠道微生态[J]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0):118-120.
被引量:2
7
郭丽颖,袁晨翼,贾建伟,李秋伟,苗静.
HBV-ACLF患者“胃气”相关预后模型的建立[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1):143-144.
被引量:3
8
张淑娟,杨爱华,张常喜,马锐.
中药益气通腑灌肠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疗效[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12):1487-148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袁宏永,赵建华,范维澄.
基于热象技术的电缆火险隐患诊断研究[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0,30(1):108-112.
被引量:10
2
陈铮,马晓军.
正确识别“软条款” 避免信用证风险[J]
.上海金融,2000(3):45-46.
被引量:7
3
莫斯思,唐农,李伟茜.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治疗的研究进展[J]
.大众科技,2015,17(6):110-112.
被引量:1
4
孙中莉,周莉萍,全会强,王飞.
老年性痴呆中医临床论治要点新进展[J]
.四川中医,2017,35(12):219-221.
被引量:2
5
叶倩云,侯政昆,刘凤斌.
中医病证结合模式下的风险预后研究[J]
.中医杂志,2018,59(7):550-553.
被引量:11
6
徐新宇,白惠敏,张晓雅,陈诺,余真.
余真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胃肠病经验举隅[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8):1424-1427.
7
刘菲.
李冬云教授从“有胃气则生”论治恶性肿瘤经验介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5):97-100.
被引量:2
8
王国祥,张大伟,徐挺.
通腑开窍中药与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效果比较[J]
.中国乡村医药,2020,27(8):24-24.
被引量:4
9
钟艺鸣,张潇尹,孔静渊,徐冰.
从肝脾论治血管性认知障碍临证撷要[J]
.江苏中医药,2020,52(9):43-45.
被引量:3
10
张书侨,胡浩,罗绍驹,张诗军.
肝癌脾虚内环境境免疫机制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8):1961-1963.
被引量:14
1
王澍欣,李艳慧,胡文立.
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卒中诊治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598-599.
被引量:2
2
肖丹,吴润秋.
浅论《内经》胃气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2):19-21.
被引量:16
3
周本善.
《伤寒论》运用胃气理论的探讨[J]
.国医论坛,1994,9(6):3-4.
被引量:1
4
陆明,吾买尔江.
胃气理论的源流[J]
.新疆中医药,2010,28(4):1-3.
被引量:3
5
周岁锋,郭应军,汤双齐.
胃气理论在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67-1368.
被引量:12
6
许天申,郭长河.
浅谈《伤寒论》胃气学说[J]
.河南中医,2009,29(11):1045-1046.
被引量:2
7
茹清静.
胃气理论的内涵与外延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6):804-809.
被引量:8
8
范宏宇,周宜强.
临床应用胃气学说的体会[J]
.河南中医,2003,23(8):61-61.
被引量:1
9
路军章,杨明会.
胃气理论探析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原则[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4):201-203.
被引量:23
10
郑凯,沈洪.
单兆伟运用“通降胃气”理论治疗脾胃病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7):20-22.
被引量:9
中医研究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