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商标法中消费者的地位
被引量: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商标的经济功能是消除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关于商品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的认知成为商标功能发挥的心理基础,消费者保护是商标法的重要立法目的,消费者成为商标显著性形成的基本主体标准,而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只能是消费者混淆的可能性。故消费者在商标法处于一个中心和基础的位置。
作者
王太平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7,共7页
Intellectual Property
关键词
商标法
消费者
立法目的
显著性
混淆的可能性
分类号
D923.4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1
同被引文献
554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77
参考文献
4
1
王太平.《商标本质的结构功能分析》,载《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3卷),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17页.
2
王太平.
商标概念的符号学分析——兼论商标权和商标侵权的实质[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3):22-26.
被引量:28
3
彭学龙.
商标法基本范畴的心理学分析[J]
.法学研究,2008,30(2):40-54.
被引量:33
4
彭学龙.
论“混淆可能性”——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改草稿》(征求意见稿)[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26(1):130-143.
被引量:63
二级参考文献
131
1
金勇军.
评“枫叶”诉“鳄鱼”不正当竞争案[J]
.法学,1999(12):54-60.
被引量:11
2
梁慧星.
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J]
.中外法学,1997,9(2):19-30.
被引量:371
3
张乔.
商标混淆辩析(上)[J]
.中华商标,2004(11):20-24.
被引量:10
4
徐继敏.
我国行政诉讼全面审查制度再思考——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态度分析[J]
.现代法学,2004,26(6):93-98.
被引量:12
5
唐广良.
注册不应是商标保护的前提(下)[J]
.法人,2006(7):100-101.
被引量:2
6
彭学龙.
商标法基本范畴的符号学分析[J]
.法学研究,2007,29(1):17-31.
被引量:62
7
彭学龙.
商标淡化的证明标准——美国“维多利亚的秘密”诉莫斯里案评述[J]
.法学,2007(2):33-42.
被引量:14
8
[8][日]池上嘉彦.符号学入门[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9
[10]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0
[6]Barton Beebe.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Trademark Law,51 UCLA L.Rev.621 (2004).
共引文献
121
1
董新凯.
商标法适用中消费者认知的价值及其实现[J]
.北方法学,2023,17(2):89-105.
被引量:2
2
刘友华.
商标法修改应考量的核心因素[J]
.电子知识产权,2007(12):55-57.
被引量:2
3
陶维群.
商标法理论的深度探索——评《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一书[J]
.电子知识产权,2008(3):63-65.
被引量:2
4
彭学龙.
商标法基本范畴的心理学分析[J]
.法学研究,2008,30(2):40-54.
被引量:33
5
彭学龙.
商标混淆类型分析与我国商标侵权制度的完善[J]
.法学,2008(5):107-116.
被引量:64
6
欧修平,罗鑫星.
驰名商标司法保护的本旨和基准[J]
.人民司法,2008(13):37-41.
被引量:2
7
祝建军,汪洪.
对不动产服务商标构成混淆的考量[J]
.人民司法,2009(8):95-98.
被引量:1
8
郑其斌.
论商标权的内容[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126-129.
被引量:1
9
蒋利玮.
商标个案审查原则评析[J]
.电子知识产权,2009(12):31-35.
被引量:1
10
梅术文,王超政.
商标共存理论探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3):43-49.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554
1
王太平.
商标符号利益的法律分配:商标法构造与操作的符号学解释[J]
.法学杂志,2021,42(6):23-34.
被引量:8
2
刘铁光.
商标侵权中“商标使用”的判定规则[J]
.法学杂志,2021,42(6):11-22.
被引量:15
3
孙雯.
文化立法对提升文化治理能力的影响[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8):68-73.
被引量:2
4
杜颖,徐兆龙.
《商标法》立法宗旨解析——以内容设计与逻辑层次为视角[J]
.中华商标,2019,0(3):49-52.
被引量:3
5
杜颖.
指明商标权人的商标合理使用制度——以美国法为中心的比较分析[J]
.法学论坛,2008,23(5):43-48.
被引量:19
6
魏占杰.
论商标法的观念变迁——财产观念的增强[J]
.商业研究,2002(17):143-146.
被引量:3
7
崔立红.
试论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标准及保护范围——解决商标与域名冲突的趋势及其合理性分析[J]
.科技与法律,2000(4):12-17.
被引量:4
8
徐聪颖.
商标的自由转让与商誉的关系[J]
.中华商标,2009(9):33-36.
被引量:1
9
郭修申.
以“实际使用”为核心构建商标保护制度[J]
.中华商标,2009(10):33-38.
被引量:9
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J]
.司法业务文选,2009(23):36-44.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4
1
邵红红.
指示性合理使用的司法规则构建研究[J]
.研究生法学,2020(2):154-164.
2
董新凯.
商标法适用中消费者认知的价值及其实现[J]
.北方法学,2023,17(2):89-105.
被引量:2
3
杜颖,徐兆龙.
《商标法》立法宗旨解析——以内容设计与逻辑层次为视角[J]
.中华商标,2019,0(3):49-52.
被引量:3
4
张大成.
行政权力主动介入商标权领域的正当性研究——一起商标行政执法案件引发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9-31.
5
黄汇,谢申文.
驳商标被动使用保护论[J]
.知识产权,2012,22(7):85-94.
被引量:29
6
倪朱亮.
商标使用:“消费者保护”价值取向下的解读[J]
.中华商标,2012(8):33-39.
被引量:6
7
徐聪颖.
“混淆之虞”,抑或“显著性受损之虞”?——对我国商标侵权认定标准的再思考[J]
.河北法学,2012,30(10):96-101.
被引量:2
8
贾小龙.
商标法中消费者利益保护的立法审视[J]
.商业时代,2013(10):9-10.
被引量:1
9
董新凯.
商标法对技术创新的推动[J]
.兰州学刊,2015(7):166-172.
被引量:1
10
李永升,冯文杰.
实质解释视域下的假冒注册商标罪研究——以商标侵权“混淆可能性”标准为视角[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6):39-4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谢晴川.
元宇宙相关商标的防御性注册问题研究[J]
.知识产权,2023(12):64-88.
2
曾璟仪,喻玲.
商标俗称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保护规则[J]
.岳麓法学评论,2020(1):237-247.
3
钟凯臻.
论《商标法》第32条中的使用地域性原则[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13):10-13.
4
董新凯.
商标法适用中消费者认知的价值及其实现[J]
.北方法学,2023,17(2):89-105.
被引量:2
5
李慧敏,龚水航,杜雪蕊.
商标俗称问题的法律保护[J]
.楚天法治,2018,0(36):119-119.
6
张朋.
论商标使用行为意思要素的地位及作用——重新审视“索爱”、“伟哥”、“陆虎”商标纠纷案[J]
.河北学刊,2014,34(4):245-248.
被引量:4
7
刘洁.
论商标使用许可制度中激励机制之引入——兼评“王老吉”商标纠纷案[J]
.知识产权,2013,23(1):34-38.
被引量:7
8
许成琪.
商标使用创造利益的分配[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31-33.
被引量:1
9
冯术杰.
未注册商标的权利产生机制与保护模式[J]
.法学,2013(7):39-47.
被引量:24
10
黄汇.
商标撤销制度中“使用”界定基本范畴研究——运用比较研究、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的方法[J]
.知识产权,2013,23(6):3-13.
被引量:14
1
郭伟.
论“已形成稳定的市场秩序”在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中的认定[J]
.电子知识产权,2012(12):86-92.
2
赵亚军.
消费者混淆与平行进口的规制——从美国的两个平行进口的案例谈起[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1):53-56.
3
艾尔肯.
论医疗行为的判断标准[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4):21-24.
被引量:8
4
张孝光,蒋珊珊.
论我国驰名商标的权利限制和认定[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113-114.
5
邵志华,黄庆阳.
发明专利侵权的判定[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9):101-102.
6
姚鹤徽.
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本质与适用[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3):83-90.
被引量:5
7
姚鹤徽.
主观意图在商标混淆侵权判定中的定位与适用[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4):86-90.
被引量:2
8
王艺博.
论专利侵权判定中等同原则的判断标准[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7X):289-289.
被引量:1
9
李明德.
关于商标法进一步修订的几点建议[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2):26-29.
被引量:2
10
张霄月.
试析检察工作人民性的首要价值目标和主体标准[J]
.法制与经济,2013,22(11):83-84.
知识产权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