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历程探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生态环境正遭受极严重的破坏,退耕还林还草能够有效的抑制土地荒漠化、减少风沙量、涵养水源,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走退耕还林还草道路解决环境破坏问题已成为一个共识。通过探讨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历程,总结其得失,并为我国以后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
刘志升
机构地区
河北省张北县国营中心林场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14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还草
发展历程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B.H.Green,胡聃.
农业对乡村自然环境的冲击[J]
.生态学报,1990,10(1):45-53.
被引量:15
2
钱震元.
乌江流域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措施和对策[J]
.水土保持通报,1991,11(2):13-18.
被引量:3
3
吕秉世.
退耕还林(草)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甘肃林业科技,2000,25(2):63-65.
被引量:4
4
焦居仁,乔殿新.
退耕还林(草)的成功实践与思考[J]
.中国水土保持,2000(7):1-2.
被引量:14
5
郑红光.
退耕还林(草)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1):57-59.
被引量:7
6
奉国强.
退耕还林政策分析与建议[J]
.林业经济,2000(5):6-13.
被引量:23
7
曹正其.
加强技术机制创新 提高退耕还林科技含量[J]
.四川林业科技,2001,22(2):1-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64
1
袁畅彦.
现代林业政策的生态性分析[J]
.森林工程,2008,24(2):15-17.
被引量:6
2
邓晓华,杨利利,宋晓军.
眉县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09,33(1):108-110.
被引量:1
3
于泽民,郭建英.
我国的退耕还林研究进展[J]
.环境与发展,2009,21(S1):119-123.
被引量:4
4
杨正礼.
我国退耕还林研究进展与基本途径探讨[J]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4):512-518.
被引量:28
5
杨正礼.
我国西北地区退耕地植被恢复基本途径与模式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37-41.
被引量:6
6
李世东.
退耕还林效益优化模式系统动力学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04,27(3):377-383.
被引量:101
7
李世东.
黄土高原沟壑区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J]
.林业科学,2004,40(5):71-78.
被引量:3
8
李启森,赵文智.
论退耕还宜[J]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5):52-54.
被引量:1
9
李双江,曹明明,王菊翠.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运行机制初探[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56-59.
被引量:9
10
庞淼.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现状分析及补充完善[J]
.林业与社会,2003,11(6):20-23.
同被引文献
3
1
薛峰,孙风海,代继敏,洪永生,尹传德.
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到期后应采取的策略[J]
.绿色财会,2010(1):38-39.
被引量:1
2
黄永洪,陈永华,黄小明.
资兴市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2):83-84.
被引量:5
3
刘苑秋,王芳,柯国庆,王迎迎,郭圣茂,范承芳.
江西瑞昌石灰岩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4):885-890.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1
1
王桂琴.
退耕还林(草)若干问题的探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3(32):9-9.
1
张洪举,李温泉.
花生品种提纯复壮得失谈[J]
.种子科技,1992(4):22-22.
2
杨信东.
吉林省稻叶瘟防治指标的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1993,22(3):3-4.
3
徐振祥.
红地球葡萄使用四种药肥得失与思考[J]
.西北园艺(果树),2008(1):29-30.
4
包秀莲,李文.
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确保治理成果[J]
.中国科技信息,2008(24):277-277.
5
刘新国.
君子兰起死回生得失谈[J]
.中国花卉盆景,2000(8):20-21.
6
王罗方.
如何破解双季稻机插秧的技术难题[J]
.农机科技推广,2012(9):20-21.
被引量:2
7
赵平文,张永红.
论农资市场质量监督[J]
.四川农业科技,2008(7):8-9.
8
杜文芳.
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上的示范试验[J]
.云南农业,2012(6):31-32.
9
王朝军.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14):16-17.
被引量:4
10
盛家宝.
大旱过后论得失——江苏淮北地区抗旱启示之我见[J]
.治淮,2000(9):6-7.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