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一般形态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是以劳动者为主体、以社会联合方式而实现的"个人所有制";在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以行政机构为主体的"行政所有制"。改革开放以后,以劳动者股份制和个体所有制为实现形式的"个人所有制"逐步形成并快速发展起来。从其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来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应当而且必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一般形态。
作者
于金富
安帅领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
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
出处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18,共6页
Economist
关键词
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股份(合作)制
个体所有制
分类号
F04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487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刘国光,董志凯.
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1):5-14.
被引量:19
5
郭飞.
深化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若干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2008(3):52-67.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55
1
徐崇温.
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纪性难题[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3):13-27.
被引量:4
2
郭飞.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股份制若干问题探讨[J]
.经济学动态,2004(7):45-49.
被引量:7
3
程恩富.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怎样利用股份制——兼论国有经济的六项基本功能[J]
.经济学动态,2004(10):39-43.
被引量:13
4
项启源.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论述——答汤在新教授[J]
.经济学动态,2005(1):50-55.
被引量:1
5
杨承训.
论国有经济的数量底线与质量——兼及相关六论实证解析[J]
.经济学动态,2005(7):6-11.
被引量:11
6
卫兴华.
警惕“公有制为主体”流于空谈[J]
.经济学动态,2005(11):15-18.
被引量:9
7
舒志军.
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简述[J]
.经济学动态,1996(3):34-36.
被引量:4
8
赵华荃.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之我见[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1):28-33.
被引量:17
9
刘国光,杨承训.
坚持基本路线必须澄清错误思潮——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与杨承训对话[J]
.经济学动态,2007(5):15-20.
被引量:11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
共引文献
6487
1
余永红.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民间社火现状及保护问题[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2):140-144.
被引量:16
2
杨万庆,雷江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演变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变化[J]
.理论月刊,2009(5):27-29.
3
张晓雷,泥评理.
论混合所有制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前景[J]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4):16-18.
被引量:2
4
马芳.
国内学术界关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否巩固的观点评述[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1(3):163-176.
被引量:1
5
黄祥红.
一脉相承 原则永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1):20-23.
6
陈树林.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解读[J]
.学习与探索,2004(4):27-29.
被引量:7
7
邰丽华.
郭飞的学术贡献和经济思想[J]
.海派经济学,2014,12(3):151-162.
8
颜长青,刘俊.
论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自觉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14-117.
9
卫兴华.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41-47.
被引量:2
10
李春梅.
全球化动力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266-26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4
1
郑宗寒.
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1990(3):99-114.
被引量:4
2
刘熙鈞.
农村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的特殊形式[J]
.中国经济问题,1961(4):9-11.
被引量:2
3
胡振方.
试论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也谈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与中国改革[J]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3(6):55-60.
被引量:1
4
于金富,曲瑞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7.
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6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
郭飞.
深化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若干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2008(3):52-67.
被引量:28
8
宗寒.
冷静看待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观察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的一个视角[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1):51-59.
被引量:6
9
刘国光,董志凯.
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1):5-14.
被引量:19
10
吴宣恭.
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再理解[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2):97-10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2
1
安帅领.
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二重性的分析[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9):86-91.
被引量:1
2
刘儒,刘杰,马勇.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科学内涵及当代意蕴[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3(2):56-6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胜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本源和路径选择[J]
.现代经济探讨,2014(5):53-57.
被引量:8
2
张存刚,韩鸿飞.
再论民营经济的内涵、性质和作用——与周文等学者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2024(3):70-79.
被引量:2
3
郭倩蓉.
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基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视角[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4,22(2):13-21.
4
张艺旋,吴英娟.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中国学者研究述评[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4,36(2):27-34.
1
卫兴华.
《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论》序[J]
.当代经济研究,1998(6):67-68.
被引量:2
2
吕福新.
关于股份制的基础和条件[J]
.学习与探索,1998(6):51-55.
3
非国有化不等于私有化[J]
.中国工运,2001,0(5):44-44.
4
陈少晖.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实现[J]
.东南学术,2002(6):79-83.
5
经济学家王珏指出:股份制是走向公有制的基本形式[J]
.中国职工教育,2001,0(3):17-17.
6
陈少晖.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实现[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4-28.
被引量:1
7
王秉琨.
对公有制几个问题的思考[J]
.理论导刊,1998(9):29-31.
8
赖丽纹,郭乐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新形式[J]
.三明学院学报,1998,16(S1):13-19.
9
刘龙政.
我国个体所有制经济发展阶段性探析[J]
.中国经济问题,1992(6):42-46.
10
侯雨夫.
对调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两点看法[J]
.财经问题研究,1981(3):20-24.
经济学家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