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代锦州经济发展述略——以“钱粮烧当”为中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有清一代,锦州系辽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重要的战略地位及优越的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使得锦州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此,探讨其地钱庄、粮栈、烧锅、典当诸业的概况,透视清代锦州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
穆崟臣
机构地区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5-97,共3页
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2010年度锦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成果
关键词
钱庄
粮栈
烧锅
典当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陈子龙.明经世文编[z].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清朝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3
张国辉.
清代前期的钱庄和票号[J]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4):73-88.
被引量:19
4
(康熙)锦州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5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
许檀.
清代前中期东北的沿海贸易与营口的兴起[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6-11.
被引量:16
7
(民国)锦县志略[M].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8
清圣祖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5.
9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Z].合肥:黄山书社,1998..
10
皇清奏议[Z].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董玉瑛.
清代辽河航运码头[J]
.史学集刊,1987(1):68-73.
被引量:5
2
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中译本,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
3
松浦章.李朝漂着中国帆船の问情别单につぃて(上、下)[J].日本:关西大学东方学术研究所纪要,1984.
4
许檀.清代前期的沿海贸易与天津城市的崛起[J].城市史研究,.
5
(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一卷)[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6
上海博物馆.上海碑刻资料选辑 [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7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3辑)[Z].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8
.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1辑)[Z].台北:台湾故宫博物院,1982..
9
.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25辑) [Z].台北:台湾故宫博物院,1984..
10
.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45辑)[Z].台北:台湾故宫博物院,1984..
共引文献
91
1
单丽.
深水杂源:清代霍乱流行的自然与社会要素(1820—1911)[J]
.医疗社会史研究,2022(1):167-198.
被引量:1
2
梁四宝,崔鸿雁.
山西票号新探[J]
.中国地方志,2003(S1):75-77.
3
王元林,刘强.
清一口通商时期中暹贸易中的潮州籍华侨[J]
.东南亚研究,2004(5):71-75.
4
胡必亮.
村庄信任与标会[J]
.经济研究,2004,39(10):115-125.
被引量:81
5
陈新岗.
“刘晏模式”与中国历史上的工商经营[J]
.齐鲁学刊,2005(1):61-64.
被引量:2
6
许檀.
从北洋三口发展的历史脉络看中国近代化历程[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41-46.
被引量:10
7
周致元.
明代东南地区的海潮灾害[J]
.史学集刊,2005(2):87-93.
被引量:12
8
杨勇.
近代江南典当业的社会转型[J]
.史学月刊,2005(5):102-108.
被引量:8
9
月泉.
2004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2):134-142.
10
张松梅.
明初军额考[J]
.齐鲁学刊,2006(2):47-5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6
1
胡雪梅.
东北大豆出口贸易与近代中国东北开发(1860~1931)[J]
.北方文物,2002(3):93-99.
被引量:10
2
邓亦兵.
清代前期的粮食运销和市场[J]
.历史研究,1995(4):151-161.
被引量:20
3
李令福.
清代东北粮食作物的地域分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13(4):169-193.
被引量:15
4
邓亦兵.
清代前期沿海粮食运销及运量变化趋势──关于粮食运销研究之三[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2):47-58.
被引量:8
5
刁书仁.
略论清代东北与内地的粮米海运贸易[J]
.清史研究,1993(4):22-27.
被引量:3
6
谢景芳.
论清代奉天与内地间粮食海运贸易[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2(3):82-88.
被引量:6
7
张博.
营口开埠与晚清东北商路——以辽河航运为中心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2006(1):163-167.
被引量:8
8
Christopher M.Isett,胡泽学,苏天旺.
1700—1860年间中国东北谷物与大豆的贸易[J]
.古今农业,2007(3):71-85.
被引量:4
9
松浦章,冯佐哲.
清代盛京海港锦州及其腹地[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5(2):71-76.
被引量:2
10
于春英,张立彬.
清末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粮食种植结构与布局的变迁[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0(2):27-3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潘彩虹,薛刚.
清代盛京地区粮食地域性论析(1821—1895)[J]
.古今农业,2024(2):67-76.
1
李春科.
张学良怒铡老占东[J]
.文史精华,1995,0(3):57-60.
2
说文谈史[J]
.教师博览(上旬刊),1996,0(8):40-41.
3
牛贯杰,王江.
论清代烧锅政策的演变[J]
.历史档案,2002,15(4):78-85.
被引量:6
4
邵国田.
敖汉旗南台地赵宝沟文化遗址调查[J]
.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1):2-10.
被引量:22
5
石景芳.
文雅贤惠的少帅夫人于凤至[J]
.纵横,2016,0(12):61-63.
6
佟永功.
清代盛京参务活动述略[J]
.清史研究,2000(1):42-49.
被引量:7
7
清廉董必武[J]
.军队党的生活,2015,0(2):85-85.
8
耘田农夫.
徵州烧锅三件宝[J]
.徽州社会科学,2010(5):60-60.
9
聂蕊.
河北省刘伶醉古烧锅遗址的保护策略[J]
.建筑与环境,2008,2(2):5-6.
被引量:1
10
高翔.
三岔河口与津门斗店漫谈[J]
.天津档案,2004(7):43-43.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