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前通货紧缩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的讨论
被引量:4
出处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2-14,共3页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参考文献5
-
1王素珍.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金融参考,1996,(4).
-
2赫兹.里特 段承璞(译).通货膨胀危机[M].时事出版社,1981..
-
3王素珍,金融参考,1996年,4/6期
-
4段承璞(译),通货膨胀危机,1981年
-
5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处,货币政策报告,增刊2期
同被引文献36
-
1.各年中国金融年鉴[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2新华社北京1999年3月11日电.
-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J].中经要报,1999,(28).
-
4梁国勇.中国货币流通量增长率的实证分析——对“货币化”假说的验证[J].金融研究,1997(6):9-11. 被引量:6
-
5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寻求多重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98宏观经济形势与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1998(11):11-12. 被引量:9
-
6中国货币政策分析[J].经济研究,1999,34(3):26-33. 被引量:47
-
7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面临新千年的话题:通货紧缩与反通货紧缩[J].改革,1999(4):58-62. 被引量:10
-
8胡鞍钢.我国通货紧缩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1999,15(3):10-23. 被引量:93
-
9余永定.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战[J].经济研究,1999,34(7):3-9. 被引量:69
-
10正视通货紧缩压力,加快微观机制改革[J].经济研究,1999,34(7):10-17. 被引量:41
二级引证文献22
-
1张树槐,洪兰.化工企业ERP软件选型策略[J].安徽科技,2005(3):48-49. 被引量:1
-
2夏少刚,申树斌.关于融资收缩现象成因的一个模型解释[J].经济数学,2005,22(2):168-171.
-
3王晓芳,景长新.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证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21(2):29-33. 被引量:1
-
4王晓芳,景长新.论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9(3):326-329.
-
5刘志雄,张秀娟.中国货币供给规模的实证检验——基于改进的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分析[J].经济经纬,2007,24(2):123-126. 被引量:1
-
6谢平,张怀清.融资结构、不良资产与中国M_2/GDP[J].经济研究,2007,42(2):27-37. 被引量:116
-
7江春,江晶晶,单超.基于总需求结构的中国“高M_2/GDP之谜”解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24(5):18-26. 被引量:6
-
8江晶晶,单超.中国M_2/GDP高比率问题研究[J].经济科学,2010(4):50-62. 被引量:10
-
9张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以中国为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5):41-45. 被引量:2
-
10彭卫红,张晓东.当前我国超额货币的测算与冲销对策[J].特区经济,2011(11):87-88.
-
1中国2月货币供应量增速稳定[J].财经,2008,0(6):108-108.
-
2薛颖.贷币供应量[J].中国金融,1994(9):41-41.
-
3陶梅.引进外资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J].河南经济,2002,2(10):58-58.
-
4施恒芝.通货紧缩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0(2):186-186.
-
5王恒,黄德智.浅谈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生产率系统,2002(2):20-22.
-
6金融市场的兴起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6(6):13-16.
-
7今年将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3(13):8-9.
-
8戴相龙.关于货币供应量问题[J].中国金融,1995(1):4-6.
-
9香港外汇储备仍居全球第五[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03(6):49-49.
-
10金融市场[J].银行家,2004(1):139-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