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意接管与公司治理结构——对百隆股份与爱使股份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8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87-194,共8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参考文献2
-
1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0..
-
2陈乐天.企业创新与金融分析(博士论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6
-
1张砚.从公有制的性质看中国会计特色[J].经济与管理,2005,19(2):57-59.
-
2林海涛,唐莹.建立现代市场秩序的理论分析:从竞争范式转向制度范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5(8):18-21. 被引量:2
-
3郭仁炳.塔里木盆地烃类气油比变化的影响因素[J].试采技术,1999,20(4):1-8.
-
4吴清津,陈涛.中国企业持续成长探究[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15(4):39-42. 被引量:2
-
5吴清津,陈涛.中国企业持续成长的内外机制探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0(7):26-28. 被引量:3
-
6陆世宏,张志忠.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对微观激励机制的建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100-10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72
-
1李致平,董梅生,肖转乔.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机制与绩效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33-36. 被引量:7
-
2穆良平,陈赤.公司购并的动因:理论与案例分析[J].理论与改革,1998(1):115-118. 被引量:1
-
3刘力,赵瑜纲.国有企业高资产负债率及亏损原因探析——企业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4):46-53. 被引量:3
-
4屠巧平.公司控制权转移与股东收益的实证研究——丽珠集团股权之争案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1):95-98. 被引量:3
-
5张金鑫,王方,张秋生.并购整合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5(9):111-114. 被引量:20
-
6郭思永,张人骥.目标公司股权结构对敌意收购的影响——中信证券收购广发证券的案例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19(4):21-25. 被引量:4
-
7李维安,张国萍.经理层治理评价指数与相关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5,40(11):87-98. 被引量:116
-
8谢军.第一大股东、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J].经济评论,2006(1):70-75. 被引量:81
-
9马海霞.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构建——中国公司治理机制构建的突破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4):158-161. 被引量:6
-
10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31(9):3-15. 被引量:1553
引证文献8
-
1李志文.浅谈实地研究:三论中国会计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3,1(0):241-250. 被引量:8
-
2简建辉,何平林.全流通下的恶意并购——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J].中国流通经济,2008,22(2):52-54. 被引量:3
-
3许海波.中国大陆敌意收购治理效果案例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11(12):64-81. 被引量:1
-
4徐润萍,李银珠.证券市场资产重组的成本与效应分析[J].投资研究,2001,20(9):26-30.
-
5赵增耀,刘新权.西方关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争论及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2(5):69-73. 被引量:11
-
6赵增耀.公司控制权市场及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中国流通经济,2002,16(4):54-57. 被引量:5
-
7杜鹏程,杜雪,姚瑶,王成城.雇员敌意与员工创新行为:情绪劳动策略与冲突管理方式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2):148-154. 被引量:10
-
8高文轩.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基于格力电器案例分析[J].现代商业,2017(36):110-111.
二级引证文献38
-
1陈云,杜鹏程.情感事件理论视角下自恋型领导对员工敌意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20(3):374-382. 被引量:12
-
2朱明秀.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述评——来自《会计研究》的成果[J].财经科学,2004(S1):358-362.
-
3朱元午,朱明秀.实证研究的先天不足与“后天”缺陷——兼论实地研究及其应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4):76-80. 被引量:7
-
4高雷虹,罗剑朝.发展完善公司控制权市场 优化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兼谈"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性[J].金融研究,2004(8):70-77. 被引量:4
-
5高雷虹,罗剑朝.公司控制权市场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48-53.
-
6陈立泰.控制权市场对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机制与效果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12):183-185. 被引量:1
-
7甘德健.改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宏观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7(2):34-37. 被引量:7
-
8林凤.企业控制权转移机制中的信息预警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04S):138-139.
-
9武军.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研究[J].价值工程,2007,26(3):25-28. 被引量:4
-
10张长城,于鹏,毛敏.会计实证研究的经典文献——鲍尔、布朗《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评析[J].财会通讯(上),2007(7):80-83. 被引量:3
-
1杨蕙馨.公司治理机制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9(3):27-30.
-
2曹巍,许英.浅析产权交易过程中的敌意接管[J].中国流通经济,1997,11(3):15-16.
-
3杨超,李井林.CEO热衷于并购的动因——基于世界并购浪潮的启示[J].管理观察,2013(34):129-129.
-
4曹巍,谢焕瑛.公司的敌意接管[J].管理现代化,1996(4):48-50.
-
5爱使股份:股权变动最频繁[J].竞争力,2005(3):26-28.
-
6柯宏斌.敌意接管运作机制的案例研究[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13(5):29-31.
-
7林凌.举牌:现在的公司不简单——收购战略,反收购战略和公司治理[J].上市公司,2000(9):18-22.
-
8许子枋.反敌意接管[J].理财(市场版),2009(1):36-36.
-
9张进.家族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途径[J].管理观察,2007,0(4):39-43.
-
10江明华.危机与企业对策[J].经济科学,1995(5):59-6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