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模式”与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会议综述
被引量:4
出处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2-74,共3页
Chinese Rural Economy
同被引文献55
-
1万筱宁.“布吉模式”与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制度创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S1):115-118. 被引量:1
-
2李春成,李崇光.完善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几点思考[J].农村经济,2005(3):16-19. 被引量:16
-
3张吉隆,魏静.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研究[J].商业研究,2005(14):181-183. 被引量:11
-
4周长辉.中国企业战略变革过程研究:五矿经验及一般启示[J].管理世界,2005,21(12):123-136. 被引量:90
-
5郭红东.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安排与履约:理论和来自浙江企业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27(2):36-42. 被引量:79
-
6郭成,孙东升.新时期粮食物流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6(2):18-26. 被引量:10
-
7熊湘辉,白彦平.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3):23-25. 被引量:19
-
8黄志宏.“鸿源米业”:值得推广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模式[J].中国农村经济,2006(6):24-31. 被引量:23
-
9李婧.经济学经典案例与案例研究——“通用收购费雪”案例的研究述评与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6(4):49-54. 被引量:1
-
10郭红东,蒋文华.“行业协会+公司+合作社+专业农户”订单模式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7(4):48-52. 被引量:36
二级引证文献34
-
1万佳,彭海堂.我国蔬菜流通体制的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6(8):188-189.
-
2李忠旭.蔬菜流通模式的制度变迁——关于农产品市场改建成超市的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2005(8):83-85. 被引量:13
-
3李忠旭,方天堃.蔬菜产业组织的规范与转型[J].商业研究,2006(20):133-136.
-
4刘俊华,乔忠,徐建国.我国农产品物流网络分析与重构[J].物流科技,2007,30(6):16-20. 被引量:2
-
5韩梅,邢建荣,王艳玲,陈超.禽蛋产品物流组织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9,28(6):53-56.
-
6卢凌霄,谢美婧.南京蔬菜市场蒌蒿流通渠道分析[J].中国蔬菜,2009(19):10-12. 被引量:2
-
7王哲,刘妍,王印华.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特征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75-77. 被引量:3
-
8刘洋,陈静娜.“海岛模式”对舟山蔬菜流通体系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6):87-88.
-
9赵邦宏,王哲,刘妍,石会娟.河北省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399-400. 被引量:2
-
10韩柱.日本全农集配中心的功能和作用[J].现代商业,2012(6):16-17. 被引量:1
-
1孟继鹏.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布吉模式”值得我省借鉴[J].资产与产权,2000(1):49-50.
-
2林家宏,温思美,罗必良.企业办市场企业管市场市场企业化——“布吉模式”的创新价值及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1999(9):18-26. 被引量:14
-
3万筱宁.“布吉模式”与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制度创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S1):115-118. 被引量:1
-
4李善民.《市场化进程中的组织制度创新——“布吉模式”的创新价值及其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启示》评价[J].南方经济,2000,29(4):79-80.
-
5刘文波.深圳农产品的“布吉模式”[J].农产品市场,2004(11):21-22.
-
6崔龙弟.布吉模式为菜篮子工程构筑辉煌[J].瞭望,1994(41):22-23.
-
7杨宝宏,郭红莲,魏国辰.提高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探讨——深圳“布吉模式”的启示[J].物流技术,2009,28(2):28-30. 被引量:11
-
8罗必良,汪凤桂,王玉蓉.农产品流通:“布吉模式”及其启示[J].特区经济,2001(5):51-54. 被引量:5
-
9郭晓鸣.探寻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之路——《市场化进程中的组织制度创新——“布吉模式”的创新价值及其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启示》评介[J].农村经济,2000(7):36-36. 被引量:1
-
10王朝辉.从“布吉模式”崛起看我国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形式变化[J].农场经济管理,2008(3):55-5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