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湖北近代教育与辛亥武昌首义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辛亥武昌起义的主体,是革命化、军事化的湖北近代知识分子。此前,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各地举行的众多次起义均告失利,湖北武汉的革命党人却取得武昌首义之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武昌首义的主力是湖北新军的革命士兵与部分中下层军官,他们大多是湖北近代教育培育的先进知识分子,整体素质远高于会党。由于张之洞的倾力推动,湖北近代教育的发展遥居全国各地之先。湖北近代教育对武昌起义的重要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证实:其一,辛亥首义前,本地区近代知识分子成立不少革命社团组织,其名称和章程都直接反映近代教育的重大影响;其二,湖北武汉地区民主革命活动新颖多样,染有鲜明的近代教育色彩;其三,革命党人借张之洞兴办新式学堂之机,也创办了数所教育机构直接培育革命知识分子。历史表明,湖北近代教育保证了本地区实业与新军的持续发展,为辛亥武昌首义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 陶宏开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2-130,共9页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约瑟夫·w·艾希里克.《中国的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3页.
  • 2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史料专辑》(第48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页.
  • 3冯天瑜.张之洞与武汉大学[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63(1):5-7. 被引量:4
  • 4杨光.《张之洞与自强学堂》,《中国档案报》2010年5月10日,第3版.
  • 5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北京:文华斋出版,1928年,卷71,第1页,卷54,第45页,卷2,第5、16、18、27页.
  • 6《孔子改制考序》,《康南海文集》(卷5),上海:上海群学社,1915年,第1页.
  • 7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23—325页.
  • 8张继煦.《张文襄公治鄂记》,武汉:湖北通志馆,民国36年(1947年),第7页.
  • 9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见《孙中山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9页.
  • 10梁启超.《清代学术论》,见《饮冰室合集》(全集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第61—62页.

二级参考文献4

  • 1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北京文华斋1928年刻本.
  • 2张之洞:《张文襄公奏稿》,许同莘编,民国九年(1920)版.
  • 3《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51-3152页.
  • 4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第40、41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共引文献5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