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民国“七君子”事件的法律分析——从文本和价值角度切入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36年底,沈钧儒、章乃器、史良等七位救国会领袖因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而遭到逮捕,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这场"爱国有罪"、"救国遭捕"的事件被称为"中华民国史上最大的冤案",笔者试从法律角度特别是诉讼程序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制的特点。
作者 吕小艳
出处 《理论界》 2011年第7期104-106,共3页 Theory Horiz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蔡达峰.我们的通识教育:关心人与社会的发展[J].读书,2006(4):12-19. 被引量:75
  • 2冯学锋,李晟宇.母语与母语教育[J].长江学术,2006(3):60-66. 被引量:13
  • 3傅振国.300年后汉语会消亡吗.文汇报,2010-02-28,(8).
  • 4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北京华美杰尔教育研究所.国家职业能力测试大纲.法律出版社,2004.
  • 5李瑞山,迟宝东.母语高等教育状况报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7).商务印书馆,2008.
  • 6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导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 7祁峰.母语教学危机与大学语文教学策略.大学母语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8王珏.母语及与之有关的八大关系.汉语国际推广论丛(第三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 9徐晶卉.捍卫大学中文"阵地".文汇报,2010-02-24,(12).

二级参考文献6

共引文献8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