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贵州铜仁地区松乳菇氨基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铜仁地区的野生松乳菇中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干燥至恒重的松乳菇中天门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含量高达11.89g/100g。松乳菇氨基酸含量丰富,通过对其多种氨基酸含量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铜仁的野生松乳菇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
张耀兮
袁娟
张海柱
机构地区
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遂宁市环境保护局
出处
《中国外资》
2011年第16期247-247,共1页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关键词
松乳菇
氨基酸
含量分析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杨月新 王光亚.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56.
2
戴晓梅,李思义.
食用菌的功能性成分与利用[J]
.蔬菜,2000(9):33-34.
被引量:13
3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5009.4-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27-45.
4
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标准处.食品卫生国家标准汇编(4)[M].北京标准出版社,1997.
5
利特PL蛋白质食物的营养评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共引文献
13
1
李月梅.
食用菌的功能成分与保健功效[J]
.食品科学,2005,26(8):517-521.
被引量:94
2
温泉,王锡昌.
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06,3(4):211-213.
被引量:42
3
朱晓琴,王秀娟,熊智.
野生金平香菇营养成分分析[J]
.中国林副特产,2007(2):9-11.
被引量:4
4
胡淑琴,刘学铭.
我国主要和珍稀食用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食用菌,2009,31(6):1-2.
被引量:3
5
贾玮玮,张云霞,刘敦华.
贺兰山紫蘑菇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
.食品与机械,2009,25(6):49-51.
被引量:5
6
朱秀敏.
食用菌中的生物活性物质[J]
.甘肃农业,2011(2):79-80.
被引量:8
7
常鼎然,吴欣仪,程红艳.
五台山杯菌营养成分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3):250-252.
被引量:7
8
卓利娟,罗珊珊,欧锦萌,黄容,刘霞,王秀峰.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耳中Zn Fe Cu Mn的含量[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2,29(1):49-50.
9
谷镇,杨焱.
食用菌呈香呈味物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5):363-367.
被引量:68
10
吴迪,谷镇,周帅,杨焱,张劲松,刘艳芳,唐庆九.
不同干燥技术对香菇和杏鲍菇风味成分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22):188-191.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19
1
熊涛,肖满.
松乳菇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5):84-86.
被引量:29
2
黄亦存,黄永青,王有智.
乳菇属真菌与松属植物形成的外生菌根[J]
.真菌学报,1996,15(4):278-283.
被引量:9
3
李河,周国英,兰贵红.
松乳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及其组分的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7,14(3):58-61.
被引量:7
4
Zhang, J,Feng, XZ.
Subvellerolactone C, a New Lactarane Sesquiterpene from Lactarius Subvellereus[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996,7(12):1097-1099.
被引量:2
5
戴玉成,周丽伟,杨祝良,文华安,图力古尔,李泰辉.
中国食用菌名录[J]
.菌物学报,2010,29(1):1-21.
被引量:794
6
邱美珍,傅胜才,周望平,杜丽飞,杨俊,戴强.
松乳菇菌丝多糖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12):137-139.
被引量:10
7
方云山,何弥尔.
松乳菇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
.昆明学院学报,2010,32(6):65-67.
被引量:4
8
杨艳美.
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松乳菇的研究[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4):85-85.
被引量:7
9
王多,梁俊峰,周光益,文涛.
中国乳菇属真菌1新记录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30(6):671-673.
被引量:7
10
吴兴亮.
中国贵州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利用[J]
.贵州科学,2000,18(1):71-7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杨林,王传华,李江兵,谯利军.
铜仁地区松乳菇资源现状调查及分析[J]
.中国食用菌,2022,41(8):11-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方桥,喻敏,刘璐,罗莉,谭爱华.
宜昌市野生食用菌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探讨[J]
.食用菌,2023,45(4):72-74.
2
张贵合,周光燕,王名炜,李玉祺,贺栾劲芝,万俊杰,苏跃.
松乳菇保育技术初探[J]
.种子,2023,42(10):154-156.
1
林佳,唐利华,逯连静.
松乳菇人工栽培研究进展及张家界栽培潜力分析[J]
.食用菌,2016,38(1):1-3.
被引量:7
2
李忠海,敖常伟,钟海雁.
松乳菇菌丝体固体平板培养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6,22(3):11-13.
被引量:11
3
姚一萍,崔艳.
向日葵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4,22(3):12-13.
被引量:2
4
阎新甫,刘文轩,王胜军,王西成.
大麦DNA导入小麦后变异后代的氨基酸含量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26(4):357-361.
被引量:3
5
朱青,尹迪信,易斌,肖厚军,闫献芳.
贵州铜仁地区红苕缺素试验初报[J]
.耕作与栽培,1996,16(4):7-8.
被引量:4
6
王会荣,张志雁,陈名君.
松乳菇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J]
.食用菌,2016,38(5):10-11.
被引量:2
7
刘润华.
不同类型花生根重规律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8(7):124-125.
8
聂丽,彭惠玲,夏薇,魏赛金.
Solid Culture of Lactarius deliciosus[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5,16(6):1162-1164.
被引量:2
9
张海峰,叶新福.
早稻氨基酸含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175-177.
被引量:14
10
唐卫平.
浅谈冬油菜种植技术[J]
.新农村(黑龙江),2014,0(16):121-121.
中国外资
2011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