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晚清小说与白话地位的提升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甲午战败与庚子国变后,白话运动渐起。梁启超认识到开启民智须借助于白话小说,而白话地位提高"必自小说家成之"。但倡导"小说界革命"时,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却未论及于此。白话推广遭遇到阻力,连热心白话者也艰于白话写作。市场力量的介入,增强了白话的声势,但又维持了它与文言相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才被打破。
作者
陈大康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2,共8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白话运动
晚清小说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小说界革命
白话小说
开启民智
市场力量
梁启超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5
1
·“《杭州白话报》书后”,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初三日《中外日报》.
2
“杭州白话报馆改办日报广告”,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初十日《中外日报》.
3
"《智群白话报》第三期出版",光绪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中外日报》.
4
"《中国白话报》第四期出现",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五日《中外日报》.
5
"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J].安徽俗话报,.
6
"杭州白话报馆",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初七日《中外日报》.
7
"本馆征求小说、插画启",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杭州白话报》.
8
"小说丛话"[J].新小说,.
9
狄葆贤.《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J].新小说,.
10
“披发生(罗普)”:《红泪影序》,广智书局宣统元年版《红泪影》.
共引文献
26
1
邵雍.
清末烟苗禁种与反禁种的历史考察[J]
.史林,2007(6):52-59.
被引量:5
2
阚文文.
晚清小说出版商的广告营销[J]
.明清小说研究,2007(4):172-180.
被引量:1
3
薛玉琴.
清末立宪时期马相伯的政治意识与政治参与[J]
.史学月刊,2009(2):63-71.
被引量:2
4
吴微.
桐城文章的“别样风景”--以严复、林纾的翻译为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2):15-29.
被引量:5
5
张仲民.
严复与复旦公学[J]
.历史研究,2009(2):133-146.
被引量:4
6
徐爽.
《钦定宪法大纲》与清王朝的命运[J]
.政法论坛,2009,27(5):45-53.
被引量:4
7
邬国义.
青年吕思勉与《中国女侦探》的创作[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87-94.
被引量:2
8
张慧芝.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与近代中国农村贫困[J]
.高校理论战线,2010(2):54-59.
被引量:2
9
潘荣华,杨芳.
清末民初留日医学生报刊传播西医活动述论[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3):58-66.
被引量:5
10
刘颖慧.
广告传播学视野下的晚清小说——以晚清报刊小说广告为中心的探讨[J]
.理论导刊,2012(4):96-9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
1
《杭城报纸销数表》,《浙江潮》第3期,癸卯(1903年)三月二十日.
2
张灯.《杭州白话报》,《浙江日报》1956年12月5日.
3
《论看报的好处》,《杭州白话报》第一年/光绪廿七年,合订本[上].
4
《新弹词二.女中师》,《杭州白话报》第二年/光绪廿八年.
5
《新年乐》,《杭州白话报》第二年/光绪廿八年.
6
《新童谣》,《杭州白话报》第二年/光绪廿八年.
7
《新歌谣.出军歌》,《杭州白话报》第二年/光绪廿八年.
8
《儿女英雄》,《杭州白话报》第三年/光绪廿九年,第21期.
9
《本报第一年期满总论》,《杭州白话报》第一年/光绪廿七年,合订本(下).
10
《论本报第二年开办的意思》,《杭州白话报》第三年/光绪廿九年,合订本.
引证文献
4
1
张文玥.
晚清《杭州白话报》的语言艺术及影响述略[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16(4):85-88.
2
文贵良.
文学汉语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J]
.学术月刊,2021,53(12):139-150.
被引量:4
3
文贵良.
文学汉语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J]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4):11-22.
4
陈迪强.
论清末民初关于小说语言的认同与分歧[J]
.华夏文化论坛,2013(1):255-26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吴俊.
近思录(二):翻译文学与文学史“重构”--从现代文学“起点”谈起[J]
.南方文坛,2022(6):5-16.
被引量:1
2
吴翔宇.
语言变革与儿童散文的文体现代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11):163-170.
被引量:3
3
马泰祥.
语言、文学与认同:论台湾地区新文学的“跨语实践”[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73(4):67-78.
被引量:1
4
杨理沛.
晚清至五四时期外源性汉语叙事符号的建构[J]
.学习与实践,2023(9):126-134.
1
李国文.
论“拜把子”[J]
.海内与海外,2006(12):37-39.
2
覃兢业,蒋连芬.
及人、入人、感人、化人——对梁启超“熏”、“浸”、“刺”、“提”的美学解读[J]
.惠州学院学报,2008,28(5):50-53.
3
肖春辉.
白话对联[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10(12):19-19.
4
王楠.
从《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看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功能和地位[J]
.消费导刊,2008,0(2):221-221.
被引量:1
5
杨建.
承前启后,上下求索——从《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看现代文学进程[J]
.山花(下半月),2010(5):147-149.
6
杨建.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文学史意义[J]
.山东社会科学,2009(S1):121-122.
被引量:2
7
张作梗.
祖国,祖国(组诗)[J]
.绿风,2008,0(2):16-18.
8
王明莲.
新诗运动的拓荒者——浅谈刘半农的诗[J]
.北方文学(下),2011(12):57-58.
9
孟祥海.
胡适白话对联[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10(7):33-33.
10
黄明慧.
论胡适文学观及两重性[J]
.大连大学学报,1995,16(4):461-465.
文学评论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