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农业生产能力与农户生产能力提高的非均衡性——以社会化小农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1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8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呈现出"两减一增"的状况,即耕地减少和务农人口减少与农业产量增加,其重要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恢复家庭经营,但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同,愈来愈多的社会化要素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当今的农业生产已改变传统格局,成为一个跨产业、跨地域、跨家庭的行业。农业生产经营的外部性成为农业生产增长的重要源泉和动力,但这种外部性对于农民经营的实力没有带来实质性变化。农民经营能力与农业生产能力的增长不是呈正比的,与农业生产能力增长相比,农民经营能力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家庭经营的脆弱性日益明显。农业生产能力与农户生产能力的不同步,给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即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仅要解决农业生产能力问题,而且要解决农民生产能力问题。
作者 徐勇 林冠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共4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惠农政策的成效评价及完善研究"(批准文号:10JDZ0032)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中华书局,2000..
  • 2农业部公布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达50%[J].农村实用技术,2009(11):16-16. 被引量:1
  • 3《大同市良种对农业增产贡献率达45%》,《大同日报》2011年2月19日.
  • 4温家宝.《土地是农民最大社会保障流转不能强迫》,《新京报》2011年4月5日.
  • 5李长安.《"用工荒"有什么可慌》[J].嘹望东方周刊,2011,.

共引文献58

同被引文献2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