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我国天然气液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当今世界上成熟的单一制冷剂液化工艺、混合制冷剂液化工艺、膨胀制冷液化等天然气三大液化工艺,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天然气液化工业的发展及典型的工业化装置采用的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我国天然气液化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作者
兰春桥
机构地区
唐山市天然气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商贸工业》
2011年第17期288-289,共2页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技术开发
工艺流程
应用
分类号
TB [一般工业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4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1
钱成文,姚四容,孙伟,于树清.
液化天然气的储运技术[J]
.油气储运,2005,24(5):9-11.
被引量:11
2
黄帆.
我国液化天然气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
.天然气技术,2007,1(1):68-71.
被引量:39
3
顾安忠,石玉美,汪荣顺.
中国液化天然气的发展[J]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20(1):1-7.
被引量:34
4
邢云,刘淼儿.
中国液化天然气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J]
.天然气工业,2009,29(1):120-123.
被引量:48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弓燕舞,金颖,江金华.
油田伴生气液化利用探讨[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1):14-16.
被引量:11
2
白哲楠.
我国LPG和LNG发展前景分析[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1):77-80.
被引量:12
3
徐文渊.
小型液化天然气生产装置[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3):161-164.
被引量:23
4
唐振华.
LNG引进促进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大发展[J]
.油气世界,2006(12):17-21.
被引量:5
5
佚名.2020年中国石油自给过半自产将达2.2亿吨[EB/OL].[2005-12-12].http://news3.xinhuanet.com/fortune/2005-12-12/content_3909650.htm.
6
华贲.天然气下游市场分析及走势[C]∥中国天然气市场供需暨管网建设投资论坛.[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08.
7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M]. Pauffley, London : Beacon Press, 2008.
8
杨志毅.
天然气将成为我国城市燃气的主要气源[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3,32(3):126-128.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24
1
杨天慧,信赢,李文鑫.
满足电力与能源液体双重输送管道建设的超导材料需求和发展现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42(S01):215-225.
被引量:1
2
马鹏翔,杨金锋,虞孔卡.
产业集中度视角下长江上游化工产业发展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S1):28-30.
被引量:1
3
黄崇瑞.
探究利用LNG冷量的空分系统节能新流程设想方案[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14):123-123.
4
邢云.
构建中国液化天然气产业法规标准体系[J]
.化工学报,2009,60(S1):1-10.
被引量:10
5
梁永宽.
国际LNG产业合作趋势与海外策略[J]
.化工学报,2009,60(S1):16-21.
被引量:1
6
赵起龙.
对我国液化天然气现状及发展前景相关研究[J]
.化工管理,2013(22):127-127.
被引量:2
7
曹文胜,鲁雪生,吴集迎.
中国的天然气液化技术分析[J]
.能源与环境,2005(1):25-27.
被引量:4
8
曹文胜,鲁雪生,顾安忠,石玉美,汪荣顺.
我国LNG工厂的生产流程介绍[J]
.天然气工业,2005,25(5):100-102.
被引量:17
9
曹文胜,鲁雪生,石玉美,汪荣顺.
小型天然气液化流程[J]
.天然气工业,2005,25(5):109-111.
被引量:11
10
赵红利,侯予,张敏,陈纯正.
天然气液化装置制冷方法探讨[J]
.天然气工业,2005,25(10):120-12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56
1
黄金祥.
15MnNiNbDR钢制液化CO_2运输船储罐焊接技术及质量控制[J]
.焊接技术,2013,42(4):64-66.
被引量:3
2
李兆慈,王敏,亢永博.
LNG接收站BOG的再冷凝工艺[J]
.化工进展,2011,30(S1):521-524.
被引量:30
3
黄金祥.
全压式LPG运输船储罐国产化制造技术现状及应用[J]
.中国化工装备,2010,12(4):3-7.
被引量:2
4
黄金祥,王月新.
15MnNbR钢制LPG运输船储罐的埋弧焊工艺及应用[J]
.中国化工装备,2008,10(4):29-32.
被引量:1
5
付永兴,李化治,郭桂彬,蔚龙.
煤层气液化装置流程及经济性分析[J]
.低温与特气,2004,22(4):10-13.
被引量:12
6
马晓茜,廖艳芬.
液化天然气储运与利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5):363-367.
被引量:21
7
黄帆.
我国液化天然气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
.天然气技术,2007,1(1):68-71.
被引量:39
8
顾祥柏.石油化工安全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8-140.
9
李佩铭,焦文玲,宋汉成,蒋永明.
我国液化天然气应用与推广[J]
.煤气与热力,2008,28(1):25-28.
被引量:16
10
张维江,石玉美,汪荣顺.
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在我国天然气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
.低温与超导,2008,36(3):15-1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1
1
桂兵海,张小花.
浅谈天然气液化技术及其应用[J]
.中国化工贸易,2013,5(12):265-266.
2
姚月敏,马静.
浅谈天然气集输气常见问题以及对策[J]
.科技与企业,2014(3):123-123.
被引量:5
3
林娜.
液化天然气的加工和储存问题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14):83-83.
被引量:2
4
周翔宇,吴巧.
天然气液化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
.化工管理,2015(36):152-152.
被引量:3
5
傅铸红.
LNG站再冷凝工艺及运行控制[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12):179-180.
被引量:2
6
王鸣.
浅谈加气站安全评价[J]
.商,2015,0(50):277-277.
被引量:1
7
蒋钦锋,王良浩,杨迎峰.
浅谈LNG工厂仪表风多联供应保障系统的优化方案[J]
.化工设计通讯,2016,42(3):123-123.
被引量:1
8
施皓钰.
天然气液化技术及其应用[J]
.化工管理,2018,0(8):74-74.
被引量:2
9
陈兴福,董富军,谢向飞.
液化气船用P690QL2球罐钢板的研制[J]
.江西冶金,2020,40(1):43-47.
被引量:1
10
靳帅帅,庄琦.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BOG回收工艺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21,22(5):50-5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龙婷婷.
天然气集输工艺与处理措施探讨[J]
.石油和化工设备,2015,18(3):80-81.
被引量:3
2
李涛.
基于PLC的天然气集气站检测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石油和化工设备,2015,18(12):53-56.
被引量:1
3
邓励强,李宁,郭开华.
LNG接收站再冷凝器非设计工况运行动态模拟分析[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6,45(4):31-37.
被引量:4
4
孔豫豫,范灵鹏.
基于道化学的煤层气开采增压站内压缩机评价[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6,41(6):147-148.
被引量:2
5
王霞,陈远胜,张立军.
天然气凝液回收工艺参数分析研究[J]
.科技视界,2017(1):336-337.
被引量:2
6
林海鹏,刘朝阳.
寒冷地区天然气集输站场防冻设计技术[J]
.石化技术,2016,23(11):275-275.
被引量:2
7
肖昊,杨艳,丁宁,李增辉.
LNG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及应用[J]
.辽宁化工,2019,48(3):233-235.
被引量:4
8
石晓星.
外输工况影响下的LNG接收站工艺参数优化[J]
.天然气与石油,2019,37(3):40-45.
被引量:3
9
王欣.
天然气集输站场在寒冷地区的防冻设计浅析[J]
.石化技术,2019,26(7):226-226.
10
袁晓云.
气田轻烃回收技术研究及现状分析[J]
.化工管理,2019(12):21-22.
被引量:2
1
我国天然气液化技术取得重要进展[J]
.深冷技术,2004(1):4-4.
2
祁圣华.
小型天然气透平膨胀机技术改造[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25(1):52-52.
被引量:1
3
李宽彪,郑蕴涵,张淑文,赖秀文,潘慈.
天然气液化流程技术方案的选择与比较[J]
.深冷技术,2013(6):27-29.
被引量:2
4
姜威,郑一龙,赵世宏.
液化装置用透平膨胀机的研制[J]
.深冷技术,1998(6):21-24.
5
张足斌,范美玉,王海琴,解明亚,张淑丽.
C3/MRC液化工艺中混合制冷剂组成选择及配比优化[J]
.低温与超导,2016,44(3):20-25.
被引量:12
6
范凤敏.
推动混合冷剂制冷技术在天然气液化领域的发展——访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动力系主任刘金平[J]
.制冷与空调,2014,14(5):63-64.
7
沈永年,王洪明.
影响热分离机等熵效率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方法[J]
.低温工程,1999(5):13-16.
被引量:1
8
左俊青,姚云,郭方飞.
液化工艺及其控制方案的分析[J]
.山东化工,2012,41(3):104-107.
9
新能源交通工具[J]
.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2004(6):5-5.
10
沈嘉豪.
如何爱自己[J]
.东方艺术,2010(13):58-59.
现代商贸工业
2011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