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福建茶叶》
1999年第4期25-26,共2页
Tea in Fujian
参考文献7
-
1徐景珩.包装和食品机械行业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食品与机械,1997,13(5):4-6. 被引量:3
-
2王熊,郭宏.高新技术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J].食品科学,1998,19(10):4-6. 被引量:20
-
3张远志.膜浓缩技术与真空冷冻干燥在茶饮料中的应用[J].饮料工业,1998,1(2):13-16. 被引量:14
-
4张国宏,孙奇.高新技术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J].食品科学,1998,19(12):4-7. 被引量:48
-
5陈玎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茶叶方面的应用[J].中国茶叶加工,1998(3):35-37. 被引量:4
-
6苏世彦.超高压杀菌技术在果汁饮料生产中的应用[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5,11(2):40-41. 被引量:3
-
7李健.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与机械,1998,14(2):7-9.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8
-
1陈寿鹏.高压在食品方面的应用[J].食品科学,1994,15(3):3-7. 被引量:29
-
2王海鸥.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1995,14(3):262-268. 被引量:10
-
3陈开勋,葛红光,姚瑞清.超临界CO_2萃取茶籽油[J].中国油脂,1996,21(5):30-33. 被引量:27
-
4D.斯沃斯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一、二册).轻工业出版社,1989.
-
5布鲁格H等.化学与工业,1992,(12):384-390.
-
6D.斯沃斯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一册)..轻工业出版社,,1989....
-
7斋藤正三郎,王家玉.超临界气体提取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1987(01).
-
8夏书申.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天然香料生产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1991,12(2):3-6. 被引量:8
共引文献89
-
1于欣洋,岳鹏翔,黄志龙,岳文杰,袁弟顺.茶浓缩液浓缩方法的研究进展[J].福建茶叶,2009,32(2):4-5. 被引量:9
-
2李庆典,李颖,易晓华.新疆巴旦杏28个品种种仁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4):326-329. 被引量:13
-
3廖传华,黄振仁,顾国亮.固态物料超临界CO_2萃取的传质模型[J].精细化工,2004,21(7):502-506. 被引量:4
-
4胡卫兵,瞿万云,杨小洪,刘克成,胡卫军.银杏叶黄酮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2):42-44. 被引量:6
-
5杨小洪,余爱农.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鄂西烤烟挥发油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24-26. 被引量:2
-
6罗世芝.食品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革命[J].食品与药品,2005,7(01A):59-62. 被引量:8
-
7叶乃兴,杨如兴,杨广,张方舟,王振康.冷冻干燥技术在乌龙茶加工中的初步应用[J].福建农业科技,2004,35(6):40-40. 被引量:10
-
8张志国,陈锦屏.浅析UF膜分离过程中的浓差极化问题及其控制方法[J].食品工业科技,2005,26(3):186-187. 被引量:2
-
9邵文尧,王贞强.膜分离技术在葡萄酒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5(1):16-18. 被引量:4
-
10伍小红.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11-13.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14
-
1刘颖.国内外泡罩包装材料发展与比较[J].机电信息,2005(1):48-49. 被引量:2
-
2谢云山.试论云南茶叶现状与出路——以普洱茶为例[J].生态经济,2005,21(1):102-105. 被引量:9
-
3牛萍.阻隔包装材料及其技术[J].广东塑料,2006(1):21-24. 被引量:7
-
4韩春林,李春科.从节约角度分析泡罩包装机的选择[J].机电信息,2006(4):39-42. 被引量:5
-
5骆锐,邵宛芳.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历史探讨[J].茶叶,2006,32(2):112-115. 被引量:20
-
6潘松年.包装工艺学[M].第二版.印刷工业出版社,2004.
-
7潘松年.包装工艺学[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4.
-
8洪亮,程利伟.泡罩包装技术分析[J].包装工程,2008,29(2):73-75. 被引量:8
-
9陶卫民.茶叶的性质、包装要求及其包装方法[J].杭州食品科技,2008(2):10-12. 被引量:3
-
10罗龙新.国内外制茶工业多样化产品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茶叶,1997,19(6):32-33. 被引量:3
-
1任俊银.高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J].蚕桑茶叶通讯,1999(3):2-5.
-
2任俊银.高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初探[J].茶报,1999(4):20-21.
-
3梁彦,赵鹏,宋人楷.冷杀菌技术及其在包装与食品加工机械上的应用[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3,21(2):23-26. 被引量:9
-
4葛毅强,倪元颖,闫红,郑如力,蔡同一.不同预处理条件对SFE提取麦胚中天然维生素E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2,23(2):91-94. 被引量:8
-
5廖小军.冷杀菌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工业,1999(11):35-37. 被引量:6
-
6任俊银.高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初探[J].杭州食品科技,2001(2):24-28. 被引量:1
-
7戚军,殷露琴,卢义伯,赵立庆.盐水鸭生产中关键工艺点及改进的研究进展[J].肉类工业,2010(5):47-51. 被引量:2
-
8李瑞.鲜切蔬菜发展现状与辐照技术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5):93-94.
-
9邓乾春,曾常敏,田斌强,陈春艳,谢笔钧.白果油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J].中国油脂,2007,32(10):76-79. 被引量:21
-
10章银良,夏文水.超高压对腌鱼保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36-2638. 被引量: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