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越文化的多维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越地独特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先秦到六朝越地形成了多样呈现的文化格局。越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先秦越地古老文化的形成,第二个阶段是汉代三国时期儒学浸润与越地古老文化的碰撞生发出越地文化的新传统,第三个阶段是东晋南朝时北方士族的南迁给越地文化带来了新的文化因子,越文化出现新的走向呈显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文化的另面文化。
作者
渠晓云
机构地区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3-19,共7页
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关键词
越文化
历史演变
多维发展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64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8
1
郑玄注,孔颍达疏.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郭茂倩编.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
孙诒让.墨子间诂[M].诸子集成.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113.
4
袁康著、吴平辑录.越绝书[M].乐祖谋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57,79-80.
5
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6
赵晔.吴越春秋[M].四库全书本.
7
马小康.越王句践宝剑之蕴涵[A].费君清、王建华主编.海峡两岸越地文化研究[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1-104.
8
杨义.鲁迅作品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51.
9
顾琅川.
古越文化精神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5):44-47.
被引量:8
10
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陈伯海.
漫谈吴文化历史发展轨迹及其特点[J]
.江海学刊,1997(3):175-176.
被引量:3
2
沈嘉荣.
中华文化与吴文化[J]
.江海学刊,1997(3):181-183.
被引量:1
3
邹身城.
越国都邑、疆域考释[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20(4):1-7.
被引量:4
4
顾琅川.
古越文化精神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5):44-47.
被引量:8
5
[德]伽达默尔 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31,138,137.
6
[1]塞缪尔*亨廷顿等.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7
[3]柯云波等.中西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8
[4]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9
[6]黄伟城.古越地望刍议*百越民族史论丛[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
10
[9]陈桥驿.于越历史概论*吴越文化论丛[C].北京:中华书局,1999.
共引文献
1645
1
杨漪柳.
论《列子》对《庄子》寓言的应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46-52.
被引量:2
2
金大珍.
《洛阳伽蓝记》作者姓氏生平考略[J]
.图书与情报,2004(4):93-96.
3
周兆望,蔡定益.
魏晋南朝慈善事业初探[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4):84-89.
被引量:5
4
关四平.
论《红楼梦》的“天乐”人生境界[J]
.红楼梦学刊,2004(3):10-19.
被引量:1
5
聂济冬.
社会文化风尚对中唐爱情传奇模式的影响[J]
.山东社会科学,2004(9):78-80.
被引量:1
6
张节末,杨辉.
“移风易俗”: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5):35-43.
被引量:7
7
饶龙隼.
古代中国言·象·意结构之初形[J]
.文史哲,2004(5):83-89.
被引量:2
8
齐秀生.
唐朝贵族官僚的田庄[J]
.山东社会科学,2004(10):96-99.
被引量:3
9
刘蓉,薛振恺,蒋重跃.
析魏明帝禁浮华[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38-143.
被引量:5
10
胡舒云,李晨光.
“九品官人法”中的“中正”[J]
.史学月刊,2004(10):32-35.
被引量:2
1
高国卫.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路径选择[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3,15(8):23-27.
2
董莉.
新媒体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多维发展[J]
.新闻战线,2016,0(5X):50-51.
被引量:2
3
徐茂明.
南北士族之争与吴文化的转型[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1(2):89-94.
被引量:3
4
阚绪良.
试析“的卢”成为凶马的原因[J]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1):94-98.
5
孔定芳.
东晋南朝时尚文化探析[J]
.理论月刊,2000(11):24-27.
6
施保国.
从客家围龙屋文化的内涵看客家哲学的发展[J]
.嘉应学院学报,2016,34(9):10-15.
7
朱文镇,黄平芳.
东晋南朝隐士隐居地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影响[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3-5.
被引量:3
8
朱帅.
浅析会稽郡在东晋南朝民风变迁之因[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5):19-25.
被引量:1
9
卢海鸣.
中国古代江南与朝鲜半岛的交流[J]
.南京社会科学,1997(8):51-57.
被引量:3
10
李伯重.
东晋南朝江东的文化融合[J]
.历史研究,2005(6):91-107.
被引量:17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